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黎耕图                                  五谷六畜图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

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

 

(1)基本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2)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 两大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特点:生产力迅速发展;伴随着对自然更大的政府和对落后农业国家的征服,先进的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体。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 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无论我们转身到什么地方,四处都可以看到我们的鲜血”  

——名印第安人的自述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2)马克思为什么说“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3)结合材料,联系课本知识说明殖民主义给落后地区带来哪些灾难?

 

查看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

A.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        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了对生产价格和市场的控制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轮船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查看答案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           B.蒸汽机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