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著名剧作家老舍在其名著《茶馆》中刻画了一个小人物李三,他在剧中有这么一段牢骚满腹...

著名剧作家老舍在其名著《茶馆》中刻画了一个小人物李三,他在剧中有这么一段牢骚满腹的话:“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了呢!”这段文字表明当时

A.帝制废除,天下大乱                   B.袁世凯当政,民不聊生

C.民主道路,曲折复杂                   D.军阀割据,战乱不休

 

C 【解析】  帝制废除、袁世凯当政、军阀割据都仅是其中一个阶段,不全面,三个阶段的政治状况表明了民主道路,曲折复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查看答案

1920年ll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人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成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查看答案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 直接推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C. 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查看答案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材料中所指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应该是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维新派和革命派  D.同盟会和共产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