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4年,李鸿章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他认为“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1874年,李鸿章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他认为“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以后若不稍变成法,徒恃笔舌与人争,正恐长受欺侮”,“今当及早变法,忽令人笑我拙耳”。这里的“变法”指 

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加强国防

B.变易兵制,发展民用企业,革新育才制度

C.着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近代国家

D.研习西学,兴民权,废除科举

 

B 【解析】李鸿章属于洋务派,只有A属于洋务派变法的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主流民意反映出社会的进步。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

(军阀宰制、外国共管、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

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关于上述调查结果出现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洗礼

B.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启导了人民的觉悟

C.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新的方向

D.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了人民的共同愿望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查看答案

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到: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可能是          

A.美国共和制

B.英国议会君主制

C.德国二元君主制

D.法国共和制

 

查看答案

明代后期的徽州人黄汴说:“余家徽邶万山之中,…… 土稀人稠,业多为商。”黄汴自幼随父兄出外经商,“与二京十三省暨边方商贾贸易”,编成类似旅行指南的地理拈籍《统路程图记》,多次大量刊印,深受欢迎。以下各项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经商活动破坏了徽州的农业生产    C.徽商的经营范围主要在边境地区

C.徽州商人大多从事长途贩运贸易    D.徽州商人以经营出版印刷业为主

 

查看答案

杜甫《石壕吏》:“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       

A.唐朝均田制遭到破坏

B.唐朝小农的兵役和徭役沉重

C.唐朝的租佃关系发展

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