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以乏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

                                                       ——王夫之《黄书》

材料四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分)

 

 

(2)针对材料一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理由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2分)

 

 

(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5分)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分) 观点:抨击君主专制(1分) 职责:应当是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使“天下为主,君为客”(1分) (2)针对材料一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理由是什么?(3分) 方法:分天子之权(1分) 理由: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2分) (3)材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2分) 家天下、世袭等级制、中央集权制(任答两点,得2分) (4)综合材料一、二、二,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5分) 共同:抨击君主专制(1分) 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1分)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分) 评价;积极,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为反对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1分)       消极:提不出新社会方案,思想不完善,无法实现(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之制,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义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感偶语诗书者弃。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同罪。今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种树之书。若有欲学令,以吏为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一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决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主张导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事件产生了什么后果?(2分)

 

(2)按照材料二之主张,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文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两则材料之主张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3分)

 

 

查看答案

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观、自由平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各国君主的极度恐慌。这是因为:

A.它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B.各国君主还没有摆脱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C.它明确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D.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运动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运动

 

查看答案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三权分立说   D.天赋人权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