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师古曰:“……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

师古曰:“……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该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民间结社组织勃然兴起,他们“杀大红公鸡、喝鸡血、歃血为盟、占山为王”,扯起“义”字大旗……虚构模仿血缘关系,获得实实在在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排斥力。这一现象的出现

A.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结果   

B.是儒家“礼制”思想的体现

C.受宗法制的影响          

D.是闭关锁国政策在民间的表现

 

查看答案

《周易.系辞》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这一记载可以说明神农氏的贡献是

    A.农业    B.祭祀    C.中医    D.教育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华盛顿、甘地、凯末尔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三人都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国父”在领导政治斗争的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6分)

 

 

 

(2)三位“国父”努力的结果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康熙是一位全力奖励学术的皇帝。他收录了五十名饱学之士来编撰《明史》,他们在翰林院博得了优厚职位,令那些经正常科考获取功名的士子嫉妒不已,他还时常赐宴款待一些名儒才子……由于康熙对学术的奖励,几部不朽的巨著编撰了出来,其中最著名的有《康熙字典》,重要的辞书《佩文韵府》、《朱子全书》和一部多达5020册的大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

                                       ——摘编自(美国)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799年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官后,通过法案确定巴黎理工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传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和制图技术,特别是为炮兵、工兵、路桥、造船、军用和民用工程、开矿和地理等技术性的公立专科学校输送学生。”传记作家奥特在(《拿破仑》前言写到“他是一个人类文化的摧残者吗?……把教育绑架到军国主义的战车上……然而,他却是一位法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请回答

(1)从材料信息来看,康熙和拿破仑对本国文化的发展各有何贡献?据此概括两国不同的文化政策特点。(8分)

 

 

 

 

 (2)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产生不同文化政策的背景。(6分)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土地若归少数富人者之所有,则可以地价及所有权之故,而妨碍公共之建设,平民将永无立锥之地矣。苟土地及大经营皆归国有,则其所得,仍可为人民之公有。盖国家之设施,利益所及,仍为国民福利,非如少数人之垄断,徒增长私人之经济,而贫民之苦日甚也。

——孙中山《上海南京路同盟会机关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位东西方先哲,就建设和谐社会各提出了什么主张?(3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唐太宗关注民本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其出发点是什么?(答题不得照抄原文)(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担忧?为此他提出了什么设想?谈谈你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认识?(7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