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假使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假使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

材料二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则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日本就是一个好例子。

——以上材料均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那个时代”的历史特征和“伟大的方案”的基本特点。(6分)

 

 

 

(2)与材料一“伟大的方案”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为什么认为“日本就是一个好例子”?(9分)

 

 

 

 

 

 

(1)历史特征: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时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方案。(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基本特点: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2分) (2)进步之处:提出越早越快接受近代文化才能实现国家富强。(3分) 说明:确立君主立宪体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推行文明开化,实现文化转型;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6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

中外妇女地位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监护法》对妇女经济事务进行终身监督……如果她们出现在其他诸如法庭等一般仅有男性出席的公共生活领域,就会引起在座男性的惊奇和不满……墓碑、罗马学作品以及纪念性铭文都宣扬理想的妇女行为,这包括贞洁、节制和娴于织毛活之类的女红。

——《剑桥插图罗马史》

【材料二】汉代开始了儒家对妇女贞节观念的建立过程,但在现实的庶民生活中其实仍保有相当的弹性与空间。宋代贞节观念虽然经程朱的奖励而加重,当时社会,影响尚小。明代在书籍方面,有徐皇后的《内训》,解缙的《古今列女传》。在法律方面,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这么一个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又命令地方官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自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

【材料三】一般来说。其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女性走出家庭,进入新的工薪经济……工厂和有薪工作成为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之外的又一选择……而后建立的公共学校也使妇女们受益匪浅。在那里,她们可以接受与男子们相同的教育。到20世纪初期,妇女已经赢得了选举的权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响亮的提出了破除三纲五常,反对男尊女卑的主张,要求女子参政,大学开放学禁,男女职业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说:“妇女地位是由社会的‘经济构造’决定的,压迫妇女的不是男子,而是‘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妇女要解放,只有推翻这种社会的‘经济构造’。”……他在《战后之妇女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妇女运动只有成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部分才能得到胜利。

                                ——摘自罗业心《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古罗马对妇女有哪些限制。(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妇女贞节观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简述近代西方妇女地位改变的原因。(6分)概括材料四关于妇女解放的核心主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妇女地位变化的总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 达尔文     C. 牛顿     D. 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欧·亨利(1862—1919年)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述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他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特别是大都会夜生活的气氛。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这种写法被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属于(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史实

推论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这些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区域合作加强      B.交通设施发达

C.全球化的趋势      D.科学技术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