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中国政治文明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中国政治文明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摘自《王国维遗书》之《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以此从王国里分出许多侯国。侯国列侯只能衣食租税,不能过问政治。

——摘自高中历史教参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10分)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哪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说说这种制度的作用。(8分)

(3)材料三中的汉武帝为何颁布“推恩令”?结果怎样?(7分)

 

(1)宗法制和分封制。(8分)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依据,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2分) (2)郡县制(4分)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4分) (3)原因:汉初郡国并存,封过威胁中央集权(4分)。 结果:封国问题解决,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有利于国家统一。(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政策是

A法西斯上台     B罗斯福新政

C凯恩斯主义     D自由放任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化始于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   D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之初,率先在东方和新大陆进行殖民扩张的欧洲国家是

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意大利     C葡萄牙和西班牙    D荷兰和西班牙

 

查看答案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了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他的这一做法

A违背了历史潮流                   B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C 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D反映了司马迁的个人意志

 

查看答案

20世纪六七时年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促成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包括

1欧盟的建立 2日本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  3不结盟运动兴起 4苏联的解体

A12     B23     C13     D24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