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考古资料证实,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考古资料证实,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类几乎应有尽有,仅铁农具就有十多个种类;以铁犁的使用来说,出土铁犁的地区已遍布鲁、豫、辽、陕、甘、苏、川、蒙、贵、闽、粤、桂等13个省区。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鼓风冶铁用),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杜诗传》

材料三  长安市有九,各方;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 (王莽)遂于长安及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主管五均的官,除负责征收工商税外,还负责掌握市场物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汉书8226;食货志》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两者之间有何关系?(6分)

(2)依据材料三,概述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6分)

(3)基于材料四反映的现象,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北洋海军

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创办开平煤矿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出口情况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中国的商品受世界欢迎

C.中国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进步                 D.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

 

查看答案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107000人。这主要说明

A.德国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               B.德国就业率不断提高

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D.世界各国进入了“电气时代”

 

查看答案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