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自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曾有过一次评价。他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注:斯大林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又载:“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4分)

 

(2)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8分)

 

 

 

(3)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和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模式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理解。(10)

 

 

 

 

 

 

(1)反映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思想。(答自由放任思想亦可) (4分) (2)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 (8分) (3)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奉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具有计划经济的特点。因此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4分) 苏联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如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是计划经济模式。而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充分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作用。因此“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4分)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控的手段。(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指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顿时章法大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

材料二 在和会上,“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材料三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材料四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它(指德国)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材料五 列宁认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请回答:

(1)威尔逊踌躇满志,带着他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参加巴黎和会。然而,“美妙的幻想一旦……堂吉诃德”。“百灵鸟”外交的尴尬仅仅是因为“老虎”的强硬和“狐狸”的狡猾吗?(4分)

 

 

(2)为什么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2分)

 

(3)阐明英法在巴黎和会上的各自主张及其目的。(8分)

 

 

 

 

(4)请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说明列宁观点。(8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

①1935年一1938年间,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表现 ②从1928年起,苏联完整地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 ③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 ④20世纪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

A.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B.新经济政策实施

C.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查看答案

毛泽东批评苏联的某一经济现象时说:“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他批评的主要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大清洗运动              D.新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华盛顿会议上失利最多的是

A.德国        B.日本        C.中国        D.英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