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某史官《职官志》

请回答: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1分)从材料一可知汉代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1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对于丞相作用的看法如何?(1分)他又是怎样做的?    (1分)

(3)根据材料三画线部分可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1分)材料中的“帝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1分)“帝”指的是谁?(1分)

(4)从三则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3分)

 

(1)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位高权重。 (2)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做法:由宰相等官员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 (3)明朝。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明太祖朱元璋。 (4)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步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查看答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此时的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但人们却普遍认为德意志帝国由此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仍然是封建专制的国家          B.资产阶级占据德意志政权中的主导地位    

C.德意志帝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德皇不受帝国宪法的制约

 

查看答案

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总统                 B.防止家族势力过大

C.总统可选举产生                       D.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查看答案

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查看答案

美国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该规定的实质是  

A.保障美国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B. 进一步肯定联邦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

C.限制南部11个蓄奴州的立法权         D. 中央政府不再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