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我们或许可以争辩,两极体制究竟导致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我们或许可以争辩,两极体制究竟导致了全球的动荡和不安,抑或发展成一种稳定的机制。毕竟世界上出现了某种稳定状态——至少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这部分是因为美苏同时拥有核武器。由于两大对立阵营间可能爆发战争的唯一形式是核战争,而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在一场核战争中毁灭自身及其盟国,因此“恐怖的平衡”就变为“长期的和平”。

——美国哈佛大学阿基拉·艾里伊

材料二:雅尔塔体系的基础是大国合作,它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体系所创立的“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和平机制”,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决策”的表决程序来实现的。这一机制在冷战中没有改变,在冷战结束后也没有改变。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快,所谓“全球化”,并不是一体化,而是指“强化了的国际间的相互依存”。世界各国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雅尔塔体系的重要支柱——联合国无论是在冷战结束前还是冷战结束后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恐怖的平衡”和“长期的和平”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10分)

⑵有人认为冷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并没有崩溃,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认识(5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卢梭曾激烈地批判文明。他认为,科学使人道德败坏,艺术虚伪做作,戏剧是“淫欲炼成所”。它们都只不过是“点缀了专制统治的锁链”。在他看来,诚实的农民要比谄媚的朝臣好得多,没有过多“书本知识”的人要比学者好得多。他主张回归自然,过简朴的生活,孩子的教育也要顺其自然天性。

伏尔泰不赞成卢梭的观点。他在给卢梭的一封信中说:“我收到了你的与人类对抗的新书,谢谢你。从来没有人使用这样深刻的智慧来说服人,使人相信自己是一只野兽。读了你的著作,使人真想用四只脚走路。但是,我很不幸,由于我已经把这种习惯丢了60多年,不可能在恢复那种习惯了。”

但是,当得知当局要封禁卢梭的著作时,伏尔泰挺身而出为之辩护。他对卢梭说:“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岳麓版《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请思考:

⑴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和卢梭的观点有何分歧?(8分)

⑵伏尔泰如何对待卢梭的言论?反映了伏尔泰的哪一思想?(7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大灾之年,齐桓公问计于管仲:时下生产凋敝,民不聊生,何以解决问题?

管仲对曰:“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今使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伤心者不可以致功。故尝至味而,罢至乐而。雕卵然后瀹(yuè,煮)之,雕橑(liáo, 长木条)然后爨(cuàn,烧火做饭)之。丹沙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非独自为也,为之畜化(蓄积财货)。”

——《管子•侈糜篇》

请思考:

⑴根据材料,说明管仲认为如何解决生产凋敝、民不聊生的社会问题?这项改革措施会发挥怎样的作用?(8分)

⑵20世纪上半期哪一经济改革与管仲这一经济思想相似?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管仲经济思想的认识?(7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7分)

材料一  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欧洲资本和技术大量输出的结果是全球经济空前统一;到1914年时,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巨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诸大海海底铺设了516000多千米的电缆。到1914年时,已有总吨位为5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几条运河的开凿便利了世界贸易,其中最重要的是苏伊士运河(1869年)和巴拿马运河(1914年)……几条横穿大陆的铁路的建成打开了诸大陆经济开发的大门……1860~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

——(美)斯塔夫里阿偌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崛起的进程始于15世纪,到18世纪末期,这一进程大大加快了。……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美国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新闻周刊》主编法里德•札卡利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  在过去的1/4世纪里,世界见证了不可思议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规模大约每10年就要翻一番,已经由1999年的31万亿美元飙升到2008年的62万亿美元。……那么“全球增长时代”的成因是什么呢?……它是政治、经济和技术这三大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新闻周刊》主编法里德•札卡利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四  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在《中国梦-后美国时代的大国思维与战略定位》中,讲中国大战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如何“自立于世界”——生存战略;第二阶段是如何“融入世界”——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是如何“领先于世界”——崛起战略;第四阶段是如何“领导世界”

——领袖战略。

材料五   美国所奉行的全球化政策给世界招致了混乱,令世界进入了一种混沌状态。至此,世界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暂告停止全球化,开始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混沌进行调整,这已是不可否认的趋势。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混沌局面,到什么地方寻找调整的力量呢?不言而喻,不能到联合国那样的国际机构或是八国集团等处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最终解决问题,我们只有寻求让“国家”再次走到前台。也就是说,我们只能通过“再国家化”的方式澄清全球化造成的“混沌”,让“国家”出面承担解决问题的重担。在这次“次贷”问题上,政府系统的主权财富基金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次贷”问题而混乱了的世界经济正是由阿联酋、中国等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出面才得以拨乱反正,免于陷入崩溃危机的。……这充分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趋势。                  

——杨青 《关于全球化趋势的争论和思考》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10分)

⑵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在20世纪中期美国主导全球经济的表现。(4分)

⑶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促进“全球增长时代”的三大力量分别是什么?(6分)

⑷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融入世界”采取了哪些战略举措?(8分)

⑸根据材料五概括 “这个时代的趋势”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五中作者观点的认识。

 

查看答案

美国《世界政策杂志》春季号文章题:新的资本中心:“自从全球开始股票、债券和货币的交易以来,三座城市先后崛起成为世界著名的资本中心:纽约、伦敦和东京。但是今天,随着发展中国家涌现出许多富有活力的经济体和社会,世界上出现了一大批潜在的新的全球金融中心。而上海就名列其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上海是继纽约、伦敦和东京后的第四个世界资本中心

B.上海被排除在全球金融中心的行列之外

C.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尚需时日

D.上海已成为世界的下一个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

 

查看答案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最大的买主。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工业化时期,苏联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缩短了苏联完成工业化的时间

D.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