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在1984年和拉美的一位国家元首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说明中国
|
A.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
C.实行不结盟政策 |
D.专注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
1942年美国发行的纪念邮票。以罗斯福和孙中山的头像作为邮票的主要图案,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人分别是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民国的创立者 |
|
B.他们坚持的民族主义内涵一致 |
|
C.宣扬美中友好,加强反法西斯合作 |
|
D.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 |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的目的:
|
A.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
B.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 |
|
C.变为支持其战争的基地 |
D.变为其殖民地 |
1998年4月28日,蔡元培白玉雕像陈列在北京大学,该举动可能被理解为
|
A.因毛泽东同志曾称他是“人世楷模,学界泰斗” |
|
B.蔡元培创办了北京大学 |
|
C.蔡元培主持的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
|
D.蔡元培在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 |
1924年,孙中山指出:“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材料中孙中山关于中国国情的认识对其晚年革命主张的主要影响是
|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
B.提出反对民族压迫主张 |
|
C.提出节制资本主张 |
D.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英国出使中国的全权代表文翰声称:英国“绝不左袒(偏袒)中国政府(指清政府)”,表示要恪守“中立”,同时把《南京条约》的文本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英国人上述态度是因为
|
A.太平天国与英国有相近似的宗教信仰 |
|
B.英国人幻想太平天国会承认和维护英国在华的侵略权益 |
|
C.英国人惧怕太平天国会进攻沿海地区通商口岸 |
|
D.英国人要与太平天国维持一种相对平等的外交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