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官民合营          D.租佃式经营

 

查看答案

孔子弟子有一位姓冉,名耕,字伯牛。这样的名字被看成是春秋时已有牛耕技术的旁证。商王的称呼如外丙、太甲、盘庚等,也间接说明商朝已经

A.出现成熟文字                          B.掌握干支计日方法

C.出现独立的商人                        D.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他规定:“戮(lù,并、合)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

身(免除本身的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nú,举家没为官役婢)。”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本业指的是农耕业和家庭纺织业  ②末业指的是商业和手工业  ③其目的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④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政治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雏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了重要准备。

——《中国全史》

(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3分)

材料二  下图为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对基础知识进行的总结概括。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与戊戌变法有关的知识信息?(6分)

(3)有人认为,戊戌新政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别的意义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分)

 

查看答案

(10分)“富强”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施政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遥客书》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变法使秦国“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认识。(4分)

材料二  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王安石“信用贷款的办法”有哪些?(2分)

(3)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请你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