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家庭结构、婚姻观念、妇女地位、服饰装扮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

近代以来,家庭结构、婚姻观念、妇女地位、服饰装扮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在法律方面,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这么一个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又命令地方官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自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的向姊妹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学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  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四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化碟,对家庭制度的批判是必然的。

                           -----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给我们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的时代背景。(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3分)

(3)在材料三中,从图1到图2,从图3到图4,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

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4分)

(4)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的批判是必然的”?

(3分)

(5)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中国妇女地位逐渐提高,请回答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是什么?(2分)

 

(1)背景: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2分) (2)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3分) (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朴素单调调走向丰富多彩。精神追求:从图1到图2反映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从图3到图4反映的是追求富裕、发展、个性和文明。(4分) (4)政治上:传统的家长制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家庭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传统的封建家庭伦理观念阻碍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不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3分,政治、经济、思想各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基本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相互影响。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据1975年出办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技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整个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坚强,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渗透也日益加强。比如西学东渐,东学西渐等。

材料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四 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中国),这些维系和调节家庭、国家和社会的传统美德凸显出不同凡响的现代性。…… “和而不同”为人们提供了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提供了体现人类共同智慧的思维方式,同样也提供了人类共同向往的世界和平图景。因此,“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论无为而治与儒家思想的结合之于中国的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这种特点的经济基础是什么?(4分)

(2)概括16-20世纪世界经济联系的特点并具体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5分)

(3)毛泽东曾说过“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批判的学,不能盲目的学……”结合材料三两幅图片指出新时期中国如何学习西方的长处的。(2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的知识,说明“‘和而不同’”思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2分)               

(5)综上,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13分)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

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近代全球化;第二阶段是荷兰、英国、法

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本应赢得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是至“文革”期间国家经济机制崩溃时,对外仍采取所谓“两只拳头打人”的政策,使自己陷入几乎是鸦片战争以来最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过去20年,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巨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材料三: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推荐序·二

(1)在第一阶段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近代全球化主要得益于什么?(2分)

(2)在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全球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3分)

(4)有学者认为:“预计到2015年左右,美国将失去世界霸权地位。”你是否赞同该观点?简要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作品与《巴黎圣母院》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两种文学的相同点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揭露社会现实

B. 热衷于塑造和赞美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  

C.鼓吹暴力革命

D. 崇尚理性主义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2年)七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 报告中“社会主义”一词有所减少,与此同时,“党”有了明显增加

④报告中“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②①④③    B. 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