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www.7caiedu.cn 材料一 按...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www.7caiedu.cn

材料一  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

材料二    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

材料三 “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少妇手鲜花一束,凡少年之未诞子者,则就其手中乞花,用为生子之兆。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

材料四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代

宋代

明代

51人

267人

36000人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其主要目的又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阐述理由。(3分)

(3)依据材料,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2分)

(4)请依据材料,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3分)

 

(1)制度:宗法制度                                               (1分) 目的:维护分封制度。                                         (1分) (2)态度:认为妇女再婚正常。                                     (1分) 理由:因为官僚贵族子弟争娶兰芝                               (1分) 阿兄(亲属)认可 。                                    (1分) (3)原因:生活困难,难以生存;                                   (1分) 社会观念鼓励,认为非常荣耀。                           (1分) (4)原因:唐朝受少数民族影响,宽容妇女再嫁(封建礼教观念不强)。  (1分) 明清理学思想教育的影响;                               (1分) 明清统治者的推崇。                                     (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分) 2010年10月31日,历时184天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圆满结束。这一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被誉为“经济、文化、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并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吸引了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游人如织,盛况空前。据统计,展览期间共有7000多万人次参观、2万场次文化演艺活动上演及一系列论坛的举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 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缓慢过程相比较,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主要是五个通商口岸)却于战后迅速畸形繁荣起来,其中以上海发展最快。上海地处长江出海口交通便利,又距丝﹑茶产地很近。因此,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在战后就开始将经济侵略的重心转向上海。自50年代中期起,上海的出口贸易占全国出口的一半以上,取代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二  上海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较早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较早觉醒并进行伟大抗争的重要地区。

材料三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中国政府对这次博览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博览会会场内,中国展区设有农业馆、矿业馆、交通馆、美术馆等。在中国展馆里,中国的茅台酒和张裕酿酒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奖。茅台酒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可雅白兰地获4枚金质奖章和最优秀奖,遂更名为金奖白兰地。在本届博览会上,中国展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历届博览会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

材料四  1910年,32岁的小说家陆士谔(1878—1944),发表科幻小说《新中国》(如图),他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在小说里,主人公陆云翔与妻子游历上海,惊讶地发现,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彬彬有礼,而街头的新生事物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更让陆云翔惊讶的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小说结尾,陆云翔被门槛绊了一跤后跌醒,方知梦幻一场。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

——《百年世博梦》、上海金融网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五  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下图即为其会徽与吉祥物。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材料一,列出上海在鸦片战争后“畸形繁荣”的原因。(3分,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出现的近代经济因素及其典型代表。(2分,任举一个代表即可。)

(2)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表格所列出的四个时间发生在上海的“中国人民较早觉醒并进行伟大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8分,每空1分。)

   

重大历史事件

最主要影响

1915年

 

 

1919年

 

 

1921年

 

 

1937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展品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国内因素。(4分)

(4)材料三中陆云翔的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其主要依据是什么?(1分)

(5)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上海世界博览会体现了哪些时代理念?(1分,不得照抄会徽与吉祥物下的解释。)

 

查看答案

(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  “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图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青年杂志》发刊词

材料四  (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土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 试看环球的未来,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对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认识有何不同?(2分)

(2)从思想主张的根本目的上看,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有何不同?(2分)

(3)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指出材料四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1分)

(4)以上4人所代表的群体对中国近代社会进步各产生过哪些影响?(4分)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才能)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二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宰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每日便段议政。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其执事皆用士人。凡章奏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学校”的职能有哪些?(2分)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设想?(1分)

(2)据材料二,黄宗羲对君臣关系是怎样认识的?(1分)其目的何在?(1分)

(3)据材料三,黄宗羲对宰相制度的设置、作用是如何认识的?(2分)其真实意图是什么?(1分)明清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较前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据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背景及黄宗羲思想的时代特色。(4分)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你会选择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字样的标语

D. 特写:作文题目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