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以及阿房宫。秦朝能够完成这一工程是基于

A.小农经济的兴盛  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工匠水平的高超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查看答案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诸侯国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由母系家长制演变而来                 B.庶子的嫡长子只能是小宗

   C.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分封制             D.其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只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3分)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2分)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

(4)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