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

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

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两种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2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具体实践美国式的民主政治的?(2分)结果为什么会失败?(2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新中国初期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3分)

 

(1)图一反映的是封建君主专制(1分),图二反映的是奴隶制民主政治(1分) (2)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联邦政府(或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1分)同时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或分权与制衡)(1分) (3)建立中华民国(1分);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专制主义传统深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任答2点得2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9年11月,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率领江苏代表团赴台访问,并参加“台湾江苏周”活动。下列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一国两制”的方针 ②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③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是海峡两岸关系一次历史性突破 ④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1954年,王援朝的父亲参加了一届人大

B.1982年,王援朝的父亲参加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97年,王援朝的舅舅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退休回来探亲

D.1998年,王援朝被村民民主选举为村长

 

查看答案

“……冬宫、大本营和邻近的各点已经包围起来……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到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手里……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召集立宪会议”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这场革命的直接目的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彼得格勒起义在性质上是一次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D.这场革命是在《四月提纲》发表后立即进行的

 

查看答案

邓小平曾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能成为邓小平的“入门老师”主要是因为

A.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指明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A.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三大战役

B.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一届人大

C.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     三大战役    

D.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