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分) 材料一 1649年,英国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任国务会议第...

(16分)

材料一  1649年,英国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任国务会议第一任主席。1653

年他被拥戴为终身“护国主”。他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陆、海军总司令,他主管

税收,统辖警察和司法,领导外交,在国务会议同意下宣战、媾和。在召开例行议会之前,

他有权以自己的名义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乍看起来,议会、国务会议和护国主在

权利上是彼此制约和互相限制的。实际上,唯独护国主才能制约一切和限制一切。

                                 ──[苏联]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  对我们的论题来说,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法国的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

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一个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了他的垮

台。就国内政策而论,拿破仑可比得上开明的专制君主。他感兴趣的是技术效率而不是抽象的意识形态。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有效地统治了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明克伦威尔与拿破仑的统治措施有何相同之处?(4分)  护国主的

统治与拿破仑第一帝国统治的最终结果分别是什么?(4分)

 

(2)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分析克伦威尔与拿破仑对各自国家历史发展的作用。(4分)

 

(3)结合上述问题,就克伦威尔和拿破仑的个人独裁,谈谈你的认识。(4分)

 

 

(1)相同:对内实行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2分)对外出兵扩张。(2分) 结果:克伦威尔死后不久,护国主的统治结束;(2分)被欧洲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第一帝国覆灭。(2分) (2)作用:沉重地打击了本国的封建势力;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英法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4分) (3)认识:独裁统治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流;独裁统治的出现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相关,对资本主义发展曾起到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产生了三位历史巨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

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2分)所谓“至完美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2分)“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3分)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每一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这在孙中山先生的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理论认识方面,对三民主义进行了哪些改造和发展?(3分)

 

(3)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分)什么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完整体系?(2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邓小平理论。相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主要是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2分)

 

 

查看答案

(共17分)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几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三  郑经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食,则可矣”

                                                      ——江日升《台湾外记》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帝《翰海》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新皇帝”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1分)

 

(2)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政策和措施。(5分)

 

(3)据材料三,说明康熙时面临哪些矛盾?对此,他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5分)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统—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们地位。(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台湾高山族耕田图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1)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8分)

 

(2)有人说,到了明朝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受到新的生产关系的冲击,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什么?其本质特点和产生条件分别是什么?明清时期哪些经济政策阻碍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成长?(9分)

 

(3)19世纪中期,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解体对当时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分别产生什么影响?(6分)

 

(4)新中国成立后,几千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小农经济直到了尽头。这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2分)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从根本上取决于   

A.中国在海外贸易中处于劣势      B.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

C.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D.海外敌对势力对封建政权的威胁

 

查看答案

孔子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该碑刻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是 

①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②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

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劳资斗争

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开展斗争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