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8分)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回...

(28分)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明律》中还首次明确规定了:“若命妇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夺并离异。”明清统治者基于维护自身业已腐朽的制度的需要,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所谓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民间那密布的贞节牌坊和各地方志中守节一生、甚至殉夫从死的妇女大量的涌现。                                  

——方圆《浅论我国古代女子之社会地位》

材料二:  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12年4月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等联合其他各省的妇女政治团体组成女子参政同盟会。宣布宗旨为:“普及女子之政治学识,养成女子之政治能力,期得国民完全去安于政权。”其期,以吴木兰为会长的女子同盟会也宣布:“本会之设以民国存进共和,发达女权参预正事为宗旨。”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妇女地位低下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妇女地位低下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到20纪初期妇女的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6分)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8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6分)

 

 

(1) 表现:妇女不能轻易改嫁,要守节。(2分) 原因:①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2分) ②中国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妇女在经济上没有主导地位。(2分) ③“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儒家思想的影响。(2分) (2)表现:追求婚姻自由;组织女子参政同盟会,准备参与政权;积极倡导女权运动(各2分,共6分) 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②四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③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的一些积极措施提高了妇女地位,机房了妇女的思想;④妇女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忧患意识;⑤近代教育的发展。(每个要点2分,任意答到4点得8分) (3)趋势: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日益开放;人性日益解放;政治日益民 主。(每个要点2分,任意答到3点得6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图片能反映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的图画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堪称是历史发展的里程碑,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     

A.反映出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C.体现了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D.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查看答案

《希腊人的思想》中记载:

卖香肠的人: 请告诉我,象我一个卖香肠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你那样的大人物?

将军:这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你…蛮横无理…全家都是无赖…不识字…唯一麻烦的是什么都知道…适合做人民领袖的人都是那些无知而卑鄙的。”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①此对话必定出自公元前5世纪后          ②作者可能在雅典民主竞选中受挫

③卖香肠的人享有民主权利                ④将军对卖香肠的人充满歧视和鄙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非球勿扰】第二十五回(大结局):欧洲之王君临天下,斗牛华彩俏楚荷香。China daily  2010.7.12 ——四年一度的豪门盛宴终于曲终人散,全世界球迷可以异地同欢原因不包括: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移动和联通信息快递   B.世界足协的宣传

C.广大球迷心有灵犀     D.KFC宅急送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农村的新变化”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A.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举办博鳌论坛                     D.2010年上海世博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