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关系的确切理解是
A.政治统一确保思想统一 B.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
C.思想统一与政治统一相互对应 D.政治统一从属于思想统一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夫仁义利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法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先儒后法 D.外儒内法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1)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
(2)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3)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4)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A.(1)(2)(3)(4)都正确 B.(1)(2)(3)(4)都不正确
C.(1)正确,(2)(3)(4)不正确 D.(1)(2)(3)正确,(4)不正确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言论所针对的是当时
A.井田制遭到破坏 B.战乱破坏了生产
C.少数民族内乱 D.分封制已经崩溃
议会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标志。但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材料三、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出自哪个文献?(2分)该文献对英国政治体制有何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治体制确立的标志。(2分)并分析英、美政府首脑与议(国)会的不同关系。(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为何说德意志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