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了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了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      ]、 毛泽东、 邓小平。”(共26分)

(1)请指出第一位人物是谁?其思想的提出与发展,这两个阶段对中国革命运动有何意义?(6分)

(2)“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指的是什么?(6分)

(3)毛泽东、邓小平创立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分别在中共的哪次会议上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他们的思想各自主要围绕什么根本性问题展开?他们的精髓分别是什么?(10分)

(4)概括毛泽东、邓小平创立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以及它们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4分)

 

(1)孙中山(2分) 意义: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2分)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2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2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2分) (3)毛泽东思想:1945年中共七大(1分) 邓小平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1分) 根本问题: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问题;(2分)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2分) 精髓:毛泽东思想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分)邓小平理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分) (4)特点: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分) 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共26分)

探究主题一   追溯源头:古代中西方文明的对比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探究主题二  分道扬镳: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主、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他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有何共同主张?各自的背景是什么?(6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黄宗羲与卢梭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8分)

(3)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8分)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4分)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说的作家是(     )

A.巴尔扎克        B.雨果             C.司汤达           D.都德

 

查看答案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是对谁的最高褒奖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李四光

 

查看答案

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     )

A.三民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毛泽东思想

 

查看答案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思想,对他们之间关系表达最准确的是(    )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继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