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 ) A.一般农家的...

《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    )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

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

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                

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作成了动画,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600

1670

1750

1810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8.25

13.5

21.0

27.5

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三: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

年份

总人口(万人)

非农业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1950~1957

55196~64653

9137~10618

16.55~16.42

1958~1960

65994~66207

12210~13731

18.50~20.74

1978~2006

96259~103475

15230~19686

15.82~32.53

——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

材料四: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车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1)结合材料一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历史背景。(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26分)大熊猫是珍稀的动物,是和谐、友谊、和平的象征,也是中国的国宝,现已成为中国的一大符号。

材料一:科学界将戴维神父发现大熊猫的日于定为1869年4月1日。……1870年,大熊猫标本在巴黎自然博物馆亮相后,引起了轰动,极大地刺激了西方探险家的好奇心。……俄国人来了,英国人来了,德国人来。他们竞相收集熊猫皮,猎杀熊猫,或者试图将熊猫活体带走。

——谭楷《大熊猫发现140周年了》(载2009.3.25《南方周末》)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1990年)吉祥物“盼盼”,寓意盼望和平、友谊、盼望迎来优异成绩。

材料三:1941年,宋美龄为了感谢美国而送给美国一对大熊猫;

1957年,前苏联获赠一只大熊猫平平,后又获赠一只安安;

1972年,美国获赠一对大熊猫玲玲和兴兴;

1972年,日本获赠一对大熊猫兰兰和康康;

……

熊猫逐渐成为西方寓意中国的动物,这种动物代表了西方的一种期许;有力量、很少咬人,不争肉吃,比美国的鹰和俄罗斯的熊都要温和。

——摘编自2010年第9期,《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四:2005年4月,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5月3日,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大陆同胞向湾同胞赠送一对大熊猫。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观众投票将两只熊猫命名为“团团”、“圆圆”。2008年,“团团”、“圆圆”入台,并在台湾掀起了一股“熊猫热”。

——据人民网相关资料整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大熊猫在两个历史时期所充当的不同角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两次赠送大熊猫给美国的不同原因。(6分)

 

(3)根据材料四,你认为两只入台熊猫命名为“团团”、“圆圆”的寓意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大熊猫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8分)

 

查看答案

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雪莱与《西风颂》”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现代主义的艺术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C.世界银行的运行                       D.亚太经合组织的问世

 

查看答案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因为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

B.苏俄政府随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维埃政权遭到了一切苏俄人民的反对

D.新以济政策的实施改变了这种状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