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家庭丝织业的兴盛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从材料中可直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作者潜心研究农业取得重要成就
B.此书总结了农业和工商业生产经验
C.作者推崇孔孟之道
D.反映了作者重视农业的思想倾向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反映秦汉时期已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A.“为用户阡陌封疆” 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
C.“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D.“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
2008年7月4日,日本《朝日新闻》发表的社论中指出,人们已意识到,仅靠日美等八国峰会正式成员难以找出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出路。而没有中国的参与,谈世界经济就没有意义。这段社论说明
A.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失去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
B.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事务的主导者
C.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中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1982年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会谈时,强硬的撒切尔夫人碰上了更强硬的对手。她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荣誉
C.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D.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越大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