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

—— 吴兢〔唐〕《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材料二  “……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酥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知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其民间有利病欲兴除者,先陈说于乡绅房;乡绅酌核,上之爵房。爵房酌议可行,则上之相以闻于王,否则报罢……大约刑赏、征伐、条例诸事,由爵房主议;增减课税、筹备帑饷,则全由乡绅主议。”

                                       ——魏源《海国图志》

(1)材料一中体现了什么制度?唐太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8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显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0分)

(3)指出材料二中制度与材料一中制度的主要区别。(10分)

 

(4)指出两段材料的主要共同作用。(4分)

 

 

(1)三省六部制(2分)中央设立中书省和门下省是要互相监督制衡,减少过失;(2分)大臣应该恪守职责,秉公办事,不殉私情;(2分)否则国家危亡。(2分)  (2)英国(2分)君主立宪制及上下两院制(2分)特点:议会的组成、议政过程及作用;(2分)议会享有立法、监督政府(内阁)的权力;(2分)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2分)  (3)材料二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2分)材料一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英国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首相成为实际最高行政首长(4分) 中国巩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2分)  (4)巩固了统治,稳定了社会;(2分)有利于政治、经济发展。(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图表中反映的内容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农业生产提高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

C.农业集体化促进苏联粮食产量增长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束缚农业生产发展

 

查看答案

法国年鉴学派著名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说:“(19世纪末)在南美洲,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交通线不合理、不充足的特征。修建它们不是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连接生产点和装船港口,在它们之间的广大地区连最差的道路也没有。”这段话主要说明

A.工业革命促进了南美对外贸易发展

B.南美洲资源丰富,发展缓慢

C.西方殖民侵略改变了南美交通落后面貌

D.西方殖民扩张的目的是满足资本主义发展

 

查看答案

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向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符合列宁思想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南北战争   D.日俄战争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欧洲头等强国,1851年5月1日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共有18000个参展商提供了10多万件展品,在这次世博会上人们能够看到的是

A.蒸汽设备和火车机车   B.水力织布机和内燃机

C.蒸汽织布机和电灯     D.汽车和飞机

 

查看答案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确定的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改革管理体系     B.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

C.改革分配制度     D.建立现代企业的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