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于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资本主义的扩张……揭开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序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一、二次产业革命的相继发生,交通运输和电信通讯手段的进步,资本主义的扩张活动使全球各地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以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为中心的统一的世界经济市场已基本形成。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三  如果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关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2)材料三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依据。(2分)

 

 

 

 

   (3)按材料三的观点全球化分为四个阶段,材料二应于哪一阶段?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阶段的特征。(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全球化的含义及其实质?(4分)

 

 

 

 

 

(1)新航路开辟;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科技革命(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3分)    (2)历史依据:1492年哥伦布远航发现美洲大陆为代表的新航路开辟事件,打破各地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2)    (3)第二阶段;(1分)特征: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开辟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世界市场形成。(3分)    (4)含义: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地之间逐渐连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2分)实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壮大的过程。(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以“鸦片与战争”为主题,概括指出材料的观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形成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

 

 

 

   (2)结合有关吏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6分)

 

 

 

 

 

查看答案

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美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辆。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

       A.英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B.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C.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

 

查看答案

下列表格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政府对企业干预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的伦敦,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下列原因与这一变化联系最密切的是                                                                                        (    )

       A.钟表技术的进步                                 B.资产阶级平等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C.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D.工人阶级经济地位得到改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