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60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二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哪些变革?(2分)分别有哪些教训?(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什么具体内容?(2分)它从所有制方面否定了材料一所述的变革成果吗?(2分)为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2分)

 

 

(1)运动: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教训: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速度;一味追求公有制的规模和公有化的程度。(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没有。(1分)因为这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2分) (3)基本着眼点:发展社会生产力。(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古到今,各国经济制度创新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请回答:

(1)明清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请列举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典型成就。(3分)

 

 

(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4分)

 

 

(3)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促进城市化发展的?(2分)

 

 

(4)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的?(3分)

 

 

查看答案

据报道“研究大飞机可以节约大量开支,成功后还要面向国际客运市场……大飞机的发动机还需要国外技术支持……”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并正在适应

A、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 D、全球政治军事合作的大趋势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历史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核心作用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查看答案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建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3年欧盟建立。这些表明了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多极化趋势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里根1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构想时,墨西哥采取抵制政策。1988年,新总统就任后,墨西哥的态度发生转变,积极促成该组织成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B.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建立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