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如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现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令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问题: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概述并评价孙中山思想的发展变化。

 

孙中山起初主张清政府进行和平改良,变法自强;孙中山改变了看法,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总结了民国初年的社会现状,认为民族民主革命并未成功,并决定要改组国民党;孙中山最终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表示要与苏联合作。 孙中山一生经历了两次大的思想转变,一次是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一次是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变,表现了为救国救民而敢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随时代潮流前进的革命精神。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日本派出使团,任务是: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二、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三、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  

──《日本政治史》

材料二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

材料三 1890年日本内阁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届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派团出使欧美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福泽谕吉主张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并采取何种政策?

(3)联系材料二,推断材料三中所说的“利益线”是指哪些地区?说出你的推断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问题: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 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当时的英国政治家埃蒙·伯克已意识到美国革命的意义:“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摘自《全球通史》

(1)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美国是一个“新的种类” 的国家?

(2)美国革命是怎样证明“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

(3)英国政治家埃蒙·伯克对美国革命意义的认识表现出怎样的倾向?你如何认识美国革命的意义?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反映新航路开辟前后状况的四幅漫画,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l所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图2的现象是由哪些历史事件引起的?

图3的现象是如何造成的?对英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图4的主题你是否同意?请说出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二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问题1:材料一中,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问题2:明、清时期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法定意义?为什么?

问题3: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黄宗羲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