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

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主要指的是

A.封建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          B.清政府闭关锁国,讲究夷夏之辨

C.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D.清政府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42年,清政府在英国军舰上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下列各项表述中,与这一历史事件直接密切相关的是

A.中国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B.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重大进展

C.中国完全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D.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   ——中共“三大”决议

材料二: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对个的责任,要有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共三大”何时何地召开?(2分)共产国际在促成国共合作方面起了怎样作用?(2分)

(2)材料一中“曾感此必要”和“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的含义各是什么?(6分)

(3)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3分)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要哪些相同之处?(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也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救也;否定教权,求宗教之解救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救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从违,其效将人间之思想之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无知妄为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权”是指什么?(2分)在这里陈独秀提出了哪些主张?(4分)

(2)材料二中陈独秀号召人们坚持什么精神?(2分)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2分)如何理解这“两位先生”的作用?(4分)

 

查看答案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

材料二:本大总统深明履行条约,遵守条例,与友邦敦睦为唯一之基础。——袁世凯

材料三:国民革命军是列强各国的好朋友,决不用武力改变租界的现状。——蒋介石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内容是在哪一事件后提出的?(2分)

(2)材料二中的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皇帝后,1915年与日本签订了什么卖国条约?(2分)

(3)上述三段材料共同的思想倾向是什么?(2分)这三段话出自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之口,但思想主张却是相同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这说明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什么问题?(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辛亥革命史资料选》

材料二:今日共和初成,兴实业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重要之政策。——中国近代史资料

材料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专制阶级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袁世凯,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与彼,其致失几,又何待言!                                    ——《孙中山资料选集》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清帝”指哪位清朝皇帝?(1分)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政治态度?(2分)

(2)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2分)如何评价此主张?(3分)

(3)材料三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

(4)材料三中“情势所迫”的史实依据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