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 材料二...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国家廉价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三: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影响?

(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三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1)、特点:世界经济联系密切,逐渐走向全球化。 根源: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2)、影响: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借此机遇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加入到世界经济的循环中去,以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3)、加入世贸组织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加入;但是,我们要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经济独立,所以要坚持原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 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材料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作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齐底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的。

 

 

查看答案

 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所反映出的问题是 

 

 年份   

国家数      

1970年

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A、生产力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B、发展中国家实力迅速增长

C、发展中国家人均产值迅速增长       

D、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受到极大冲击

 

 

查看答案

 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不同点是.

A、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和分工发展的产物

B、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趋势增强

C、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D、各地经济依赖性加强的产物

 

查看答案

 下列政策和具体措施中,你认为不利于扩大开放和发展的是

    A、1986年藏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出口摆起了货摊

    B、到2005年,世界著名的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400多家企业

    C、海尔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建立了14家工厂和工业园

    D、为防止资金外流,四川省经委禁止长虹集团在非洲建立分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