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

 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解析〗材料数据表明英国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年代提示,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直接选D。 答案: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已听不见“公民”与“女公民”的称呼,彼此称“先生”、“夫人”或“小姐”,人们不再吃“平等面包”,“革命广场”改称“协和广场”,这些变化说明当时的法国

A.社会秩序趋于常态      B.经济生活恢复正常

C.王党势力重新抬头      D.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查看答案

 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

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权

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查看答案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查看答案

 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