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维新变法运动应运而生又昙花一现。学者做了以下分析:康有为等维新派从理想出发,把官制改革和人事变革当作变法中首先的突破口。废八股,“触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忌”,等于断送了知识分子及现职官吏子弟的前程;裁撤冗员,将使全国成千上万的官吏失去官位,十数名巡抚丢失宝座……

    材料三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得分

评卷人

 

 

 

(1)根据材料一,结合19世纪下半期日本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 (5分)

 

 

(2)19世纪下半期,日中两国的改革都以政治领域为突破口。日本政治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的政治改革为什么会遭到强烈的抵制和反对?(2分)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下半期日、中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及其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

 

 

 

 (1)心灵紧闭: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眼观八方: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2)目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体制。 原因:损害旧官僚的利益;打击面过宽。 (3)共同原因:民族危机严重;西方文明的影响;(2分) 不同原因:领导力量实力对比不同;民众对改革支持的程度不同;(2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6ec8aac122bd4f6e材料一  清政府从1872年至1875年先后派出120名幼童到美国留学,期限15年,学习军事、航海、医学、法律和建筑工程,以及化学、自然哲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科学理论。留美幼童的所有费用由清政府支付,学成归国后听从总理衙门量才使用。

材料二  右图是留美幼童组成的棒球队。(摄于1878年)

材料三   1881年6月8日,总理衙门上奏称留美幼童“外洋之长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经习染,已大失该局(驻美留学事务局)之初心。……趁各局用人之际,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同日,皇帝批准了总理衙门的奏折。当年8月,120名留美幼童绝大多数被迫中断学业回国。

材料四 《纽约时报》1881年7月23日社论称“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请回答:

得分

评卷人

 

 

 

(1)百名幼童留美期间,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述留美幼童在美期间所发生的变化。

 

 

(3)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清政府派幼童留美“之初心”是什么?(2分)清政府中断留美幼童学业、强行将其召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你认为《纽约时报》的评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学者提出,……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明清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下面两幅画选自曾经来华游历的英国建筑师Thomas Allom(1804-1872)的画册《CHINAILLUSTRATED》(1843-1847,伦敦)。画册出版后在近代西方颇具影响,被视为了解神秘中国的一扇窗口。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中国现在已是推动全球经济的引擎,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参与了国际事务中所有的重大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中国人都更开心、更自由、更有创造活力。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美)《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

请回答:

得分

评卷人

 

 

 

(1)材料一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两个表现。明清时期“新经济的萌芽”又是指什么?(4分)

 

 

(2)从材料二的两幅画来看,当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4分)

 

(3)改革开放30年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年代

事          件

1215年

约翰王签署《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1258年

亨利三世被迫接受“贵族请愿书”,承认了议会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的法定存在。

1295年

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集了“模范议会”并使之成为惯例。

1327年

议会通过了《斥国王书》,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废黜爱德华二世,立其长子为国王,从而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

 

材料二  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尔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尔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的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以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                                    ——以上均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3世纪初到14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政治的特点。

 

(2)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对中国近代政治的影响。

 

 

查看答案

 据2009年12月25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在奥巴马入主白宫的首个圣诞节,摆放在白宫蓝厅中央的一棵圣诞树,上面悬挂有中国领袖毛泽东头像的装饰。另一个印有“总统山”照片的吊球上,奥巴马的头像与华盛顿、林肯、杰斐逊和罗斯福4位总统并列。 以下对这一现象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西方文化是开放的、多元的               B.毛泽东是奥巴马所崇拜的中国人

C.美国人认为毛泽东是中国的代表性人物     D.在美国人心中总统有好有差

             

 

查看答案

 西方八国首脑峰会被称为“富人俱乐部”。1999年德国主办八国峰会诚邀中国参与;2000年冲绳峰会,东道主日本欲邀请中国与会;2003年,法国总理亲临邀请,中国首次亮相于在法国举办的八国峰会;此后,中国参加了每年一度的八国峰会。这说明 (   )

A.中国已成为八国集团的正式成员     B.中国已成为世界富国之一

C.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加强         D.德、日、法欲联合中国抗衡美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