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可利用环己醇的氧化反应制备环己酮,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如下...

实验室可利用环己醇的氧化反应制备环己酮,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如下:

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沸点()

密度(g·cm−320℃)

溶解性

环己醇

161.1(97.8)*

0.96

能溶于水和醚

环己酮

155.6(95.0)*

0.95

微溶于水,能溶于醚

100.0

1.0

 

 

 

*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

实验通过装置B将酸性Na2Cr2O7溶液加到盛有10mL环己醇的A中,55~60℃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的馏分,得到主要含环己酮粗品和水的混合物。

(1)装置D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加入沸石的作用__________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蒸馏不能分离环己酮和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环己酮的提纯需要经过以下一系列的操作:

a.蒸馏、除去乙醚后,收集151~156℃馏分

b.水层用乙醚(乙醚沸点34.6℃,易燃烧)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层

c.过滤

d.往液体中加入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

e.加入无水MgSO4固体,除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

①上述提纯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b中水层用乙醚萃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操作cd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锥形瓶、漏斗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操作d中,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恢复至室温时,分离得到纯产品5.7g,则环已酮的产率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直形)冷凝管 防暴沸 立刻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后补加沸石,再继续实验 环己酮和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恒沸物一起蒸出 dbeca 使水层中少量的有机物进一步被提取,提高产品的产量 玻璃棒、分液漏斗 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 60.6%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制备环己酮,装置A中利用酸性Na2Cr2O7溶液将环己醇在55 ~ 65℃ 时氧化得到环己酮,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 ~ 100C的馏分,得到主要含环己酮粗品和水的混合物;之后进行提纯,首先往液体中加入NaCl固体至饱和,从而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并且增加水层的密度,静置后分液;分液后水层用乙醚萃取进一步提取水层中环己酮并入有机层;之后用无水硫酸镁除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分,过滤后蒸馏分离乙醚,得到纯净的环己酮。 (1)装置D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具有冷凝蒸汽作用; (2)实验时加入沸石的作用防止液体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立刻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后补加沸石,再继续实验; (3)由于环己酮和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恒沸物,环己酮和水会一起蒸出,导致蒸馏不能分离环己酮和水; (4)①环己酮的提纯:首先往液体中加入NaCl固体至饱和,从而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并且增加水层的密度,静置后分液;分液后水层用乙醚萃取进一步提取水层中环己酮并入有机层;之后用无水硫酸镁除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分,过滤后蒸馏分离乙醚,得到纯净的环己酮,所以,提纯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dbeca; ②环己酮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乙醚微溶于水,则乙醚能作萃取剂,能将水中的环己酮萃取到乙醚中,从而提高产品产量; ③过滤需要由漏斗组成的过滤器,分液需要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NaCl能增加水层的密度,降低环己酮的溶解,有利于分层; (5)环己醇的质量为10mL×0.96g/mL=9.6g,理论上得到环己酮质量=×98g/mol=9.408g,恢复至室温时,分离得到纯产品体积为6mL,由表中的密度可以算出环己酮的实际质量为0.95g/mL×6mL=5.7g ,所以环己酮的产率为:×100%=60.6%。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 ℃时,向10 mL 0.1 mol·L1一元弱碱XOH溶液中逐滴滴加0.1 mol·L1的盐酸,溶液的AG[AGlg]变化如图所示(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8,则Kb(XOH)≈106

B.M点表示盐酸和XOH恰好完全反应

C.R点溶液中可能存在c(X)c(XOH)c(Cl)

D.M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

某废水含Na+K+Mg2+Cl-SO42-等离子。利用微生物电池进行废水脱盐的同时处理含OCN-的酸性废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好氧微生物电极N为正极

B.1、膜2依次为阴离子、阳离子交换膜

C.通过膜1和膜2的阴离子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总数

D.电极M的电极反应式为2OCN6e2H2O=2CO2N24H

 

查看答案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mol/L丙溶液的pHl,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

B.元素的非金属性:Z>Y>X

C.化合物XZ2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X Z的单质分别直接与Y的单质反应,都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查看答案

用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正确的是

 

 

 

A.用图甲所示操作所示操作配制银氨溶液

B.用图乙所示操作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

C.用图丙所示操作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D.用图丁所示操作吸收HC1气体,能够防止倒吸

 

查看答案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gH2分别与足量的Cl2N2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A

B.1.4gCO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0.7NA

C.14.0gFe发生吸氧腐蚀生成Fe2O3·xH2O,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D.常温下,1L0.1mol·L1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