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钾离子的电子排布式:[Ar]4s1 B.基态氮...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钾离子的电子排布式:[Ar]4s1

B.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C.水的电子式:

D.基态铬原子(24Cr) 的价电子排布式: 3d44s2

 

B 【解析】 A.K的原子序数为19,核内19个质子,核外19个电子,K+表示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核外只有18个电子,钾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故A错误; B.N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分别位于1s、2s、2p轨道,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故B正确; C.H2O中O原子与每个H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只有共价键,电子式为,故C错误; D.电子排布处于全满或半满状态是稳定状态,则基态铬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故D错误; 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氢氧化钠 B.硫化钠 C. D.氯气

 

查看答案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学上常采用碳酸钡作为钡餐

B.钢铁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C.“84消毒液75%的酒精杀菌清毒原理相同

D.泡沫灭火剂利用了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能相互促进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

在一定条件下,将H2N2置于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NH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1)反应开始10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2)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

(3)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填字母)

a.N2NH3的浓度之比等于12

b.NH3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3(NH3)2(H2)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图中1020min内曲线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

(5)25min时作出的改变是__________,此时__________(填“>”“<”或“=”)

 

查看答案

某小组同学查到一份研究过氧化氢溶液与氢碘酸(HI)反应的实验资料,具体如下:

资料1:室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可与氢碘酸(HI)反应,溶液为棕黄色。

资料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1

2

3

4

5

实验条件

保持298K101kPa条件下,取相同体积的H2O2HI溶液

c(H2O2)/mol/L

0.1

0.1

0.1

0.3

0.3

c(HI)/mol/L

0.1

0.2

0.3

0.1

0.1

出现棕黄色时间/s

13.1

6.5

4.3

4.4

4.4

 

(1)过氧化氢溶液与氢碘酸(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实验123研究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论是__________

(3)该组同学对编号45的实验分别升高不同温度,发现升高温度较小的一组,棕黄色出现加快,升高温度较大的一组,棕黄色出现反而变慢,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用碘化钾替代氢碘酸验证上述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溶液变为棕黄色,却观察到产生无色气体。于是,该小组同学提出假设:KI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提供KI溶液),并设计如下实验验证其假设。

实验步骤:

I.2支试管,向试管1中加入2mL 0.1mol·L1 H2O2溶液、lmLKI溶液,向试管2中加入……

II.分别将2支试管置于40℃水浴中。

①试管2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

②实验现象证明该小组同学假设成立,该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甲、乙分别探究金属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过程中甲烧杯内的溶液温度升高,乙烧杯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甲、乙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符合下图中的(填字母)__________

(2)乙中铁电极是__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铜电极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

(3)若将Z池中铜电极换为铝电极,则铁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溶液中的移向__________(填“正”或“负”)

(4)若利用反应2Fe3CuCu22Fe2设计一个原电池,则负极材料选用__________,正极材料可以选用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选用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