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利用如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氮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含氮元素。回答...

利用如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氮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含氮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给出的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可以一步实现的是__________

A.甲B.乙C.丁D.戊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丙和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戊,属于酸性氧化物

B就是工业制戊的转化过程

C.己和辛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与固体NaOH作用生成乙,其生成乙的原理相同

D.如果庚和辛为同种物质,则可由乙和戊反应制得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将丙直接转化为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已知铁与过量戊的溶液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O(方程式未配平)。若产物中丙和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铁与戊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若检验庚中铁元素的价态,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若要将乙甲。从原理上分析,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______

A.O2B.NaC.NH4ClD.NO2

 

CD BD 3H2O2+2NO=2HNO3+2H2O 1:5 KSCN溶液 Fe3++3SCN-=Fe(SCN)3 AD 【解析】 根据N元素的化合价及物质所属类别可推知甲是N2、乙是NH3、丙是NO、丁是NO2、戊是HNO3、己是NH3·H2O、庚为硝酸盐、辛为铵盐,然后利用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1)A.发生反应:N2+O2 2NO,不能产生NO2,A错误; B. 4NH3+5O24NO+6H2O,不能产生NO2,B错误; C. 3NO2+H2O=2HNO3+NO,C正确; D. 3Cu+8HNO3=2Cu(NO3)2+2NO↑+4H2O,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D; (2)A. NO、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4价,氮元素的含氧酸为HNO2、HNO3,它们中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5价,所以NO、NO2都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 B.在工业上是利用氨的催化氧化方法制取硝酸,发生的反应为:N2+3H2 2NH3,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可见在反应过程中实现了甲→乙→丙→丁→戊的转化,B正确; C. 铵盐和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是复分解反应,而浓氨水与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制氨气,其原理为:NH3·H2O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当向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时,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NH3·H2O浓度增大,NH3·H2O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氨气、同时NaOH溶解放热也促进了NH3·H2O的分解、温度升高又降低了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二者制取氨气的原理不同,C错误; D. 庚为硝酸盐,辛为铵盐,若二者为同一种物质,则该物质是NH4NO3,可以通过反应NH3+ HNO3=NH4NO3得到,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D;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将丙直接转化为戊,则NO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硝酸,双氧水为氧化剂,还原产物为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铁与过量戊即硝酸的溶液反应,若产物中丙即NO和丁即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结合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10HNO3=2Fe(NO3)3+NO↑+3NO2↑+5H2O,根据方程式可知Fe与HNO3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5;反应产生的Fe3+,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向待检验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看到溶液变为血红色,就证明含有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 (5)若要将乙→甲,则氨气中氮元素从-3价升高到0价,属于氧化反应, A. O2 可作氧化剂,A正确; B. Na不可作氧化剂,B把正确; C.NH4Cl不可作氧化剂,C不正确; D. NO2可作氧化剂,D正确; 合理的答案为A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1)已知XYZMGQ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Q的单质在常温下均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MX同族;ZG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YZMG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用电子式表示M2Z的形成过程_______

③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水化物是_____(写化学式)

GQ3溶液与过量的MZ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⑤常温下,不能与G的单质发生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a.CuSO4溶液b.NaOH溶液c.Na2CO3固体d.氧化铁e.浓硝酸

(2)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

②关于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b.Rb2O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c.Rb2O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2

d.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e.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

(3)为验证第Ⅶ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棉花中浸有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验证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氯气,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必须控制氯气的加入量,否则得不出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用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得到的乙烯、丙烯来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CH2=CHCOOCH2CH3)

根据以上材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CH2=CH2制得有机物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丙烯(CH3CH=CH2)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B合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

(4)由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与双氧水分子相似。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液体,遇水可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2Br2S2Cl2结构相似,沸点S2Br2 > S2Cl2

B.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

C.S2Cl2S—1

D.2S2Cl2+2H2O=SO2↑+3S↓+4HCl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l2SO2的漂白原理不同,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B.FeCl2Fe(OH)3都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取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Na+

D.常温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大量的CO2气体,结果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已知前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4,则Al3+的个数比为

A.2:1 B.1:3 C.3:1 D.2: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