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氯气在生产生活中有较广泛应用。 (1)为了验证氯气的部分性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

氯气在生产生活中有较广泛应用。

(1)为了验证氯气的部分性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后验证其性质,并进行尾气处理。

①装置CDG中盛装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可得出氯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2)

(2)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用地康法制氯气,反应原理图示如图(反应温度为450)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该方法制取氯气,主要消耗的原料是______,若要制得标准状况下氯气11.2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3)氯气可用于制取消毒液。家庭中常用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某品牌消毒液包装上说明如图:

 

注意事项:

1.本品对棉织品有漂白脱色作用,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

2.密封保存,请勿与洁厕灵同时使用

3.保质期为一年。

 

用离子方程式对上述注意事项2”进行解释;

与洁厕灵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______

②需密闭保存的原因______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氧化性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2HCl + CuO H2O + CuCl2 HCl和O2 1mol ClO-+2 H++Cl-=H2O + Cl2↑ ClO- +CO2 + H2O =+HClO 【解析】 (1)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备氯气,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水,然后通过干燥有色布条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通过F装置验证氯气的氧化性,氯气有毒,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G装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2)①根据反应原理图,反应I是HCl、CuO反应生成CuCl2和H2O;②反应II中氯化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氯气,根据总反应分析;氯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生成1mol氯气反应转移2mol电子; (3)①次氯酸根离子与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 ②需要密封保存,原因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易分解而变质。 (1)①根据分析,装置C、D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水,G中盛装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氢氧化钠;。 ②F装置中生成棕黄色的烟,说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G装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说明氯气有毒,易与氢氧化钠反应,则该实验可得出氯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氧化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答案为:氧化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2)①地康法制氯气,反应Ⅰ是HCl、CuO反应生成CuCl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2HCl + CuO H2O + CuCl2;故答案为:2HCl + CuO H2O + CuCl2; ②地康法制氯气,反应I是HCl、CuO反应生成CuCl2和H2O,反应方程式是2HCl+CuO=CuCl2+H2O,反应II中氯化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氯气,反应方程式为2CuCl2+O2=2CuO+2Cl2,则总反应为:4HCl+O22H2O+2Cl2,所以该方法制取氯气,主要消耗的原料是HCl;氯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生成1mol氯气反应转移2mol电子,则若要制得标准状况下氯气11.2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1mol;故答案为:HCl;1mol; (3)①次氯酸根离子与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Cl-+ClO-+2H+=Cl2↑+H2O;故答案为:Cl-+ClO-+2H+═Cl2↑+H2O; ②需要密封保存,原因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易分解而变质,HClO的酸性介于碳酸和碳酸氢根之间,反应只生成碳酸氢根,不生成碳酸根,离子方程式:ClO- +CO2 + H2O =+HClO;故答案为:ClO- +CO2 + H2O =+HClO。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某儿童微量元素体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

 

分析项目

检测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

(Zn)

115.92

μ mol·L-1

66120

2

(Fe)

6.95

m mol·L-1

7.5211.82

3

(Ca)

1.68

m mol·L-1

1.552.10

 

(1)该儿童______元素含量偏低。

(2)报告单中“μ mol·L-1______(质量体积浓度”)的单位。

(3)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此过程中维生素C表现出______(氧化性还原性”)

(4)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疗上可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流程如图:

①列举能与FeSO4溶液反应的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原补血片中FeSO4·7H2O的质量为______(用含a的计算表达式表示)

 

查看答案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仪器:

(1)某同学在实验室提纯粗盐的流程如图:

①粗盐溶于水可导电,粗盐______(不是”)电解质。

②步骤Ⅲ中,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标号)

③粗盐中含有Ca2+Mg2+等杂质离子,步骤Ⅱ所用的除杂试剂有: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则加入试剂的顺序为______(填标号)

A. bca            B. abc            C. bac            D. cab

④步骤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⑤步骤Ⅴ的操作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配制100mL 1mol·L-1NaOH溶液。

①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②必须用到的上述仪器有______(填标号),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填仪器名称)

③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填标号)

a.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读数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

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改进前后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湿棉花改为浸水的尿不湿,酒精灯由单头改为双头,可提供足量的水蒸气

B.用具支试管可将试管口附近冷凝的水导出,避免冷凝水与灼热铁粉接触

C.肥皂水改为吹泡泡水,收集H2效果更好,点燃效果更明显

D.悬挂的磁铁仅能吸引反应铁粉,不能吸引反应产物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分别加热Na2CO3NaHCO3固体

试管内壁都有水珠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B

向盛铝片的试管中倒入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铝与NaOH不反应

C

用干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溶液中含有Na+

D

向含酚酞的Na2SiO3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白色胶状物质

酸性:盐酸>硅酸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

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71gCl2含有的氯原子总数为2NA

D.0.1mol·L1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