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硫酸铅(PbSO4)广泛应用于制造铅蓄电池、白色颜料等。由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

硫酸铅(PbSO4)广泛应用于制造铅蓄电池、白色颜料等。由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含FeS2等杂质)和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Pb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PbCl2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PbCl2(s)+2Cl-(aq)(aq)    ΔH>0

Ksp(PbSO4)=1.08×l0-8Ksp(PbCl2)=1.6×l0-5

(1)“浸取过程中盐酸与MnO2PbS发生反应生成PbCl2S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浸取时加入饱和NaCl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

(2)“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沉降时加入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4)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5)20°C时,PbCl2(s)在不同浓度盐酸中的最大溶解量(g•L-1)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

a.盐酸浓度越小,Ksp(PbCl2)越小

b.xy两点对应的溶液中c(Pb2+)不相等

c.当盐酸浓度为lmol•L-1时,溶液中c(Pb2+)一定最小

 

MnO2+PbS+4HCl=PbCl2+MnCl2+S+2H2O PbCl2难溶于水,容易覆盖在方铅矿表面,减慢反应速率,加入NaCl增大c(Cl-),有利于PbC12(s)+2Cl-(aq)⇌ (aq)平衡正移,将PbCl2(s)转化为 使Fe3+沉淀成Fe(OH)3而除去 降低PbCl2的溶解度,使PbC12(s)+2Cl-(aq)⇌ (aq)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PbCl2晶体而析出 盐酸(或HCl) b 【解析】 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含FeS2等杂质)和软锰矿用盐酸浸取时,盐酸与MnO2、PbS发生反应生成PbCl2和S,FeS2也会反应,亚铁离子转变为铁离子得到氯化铁,而加入食盐,则增大了氯离子浓度,使PbCl2(s)+2Cl-(aq)⇌(aq)平衡右移;用氢氧化钠调pH,可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随不溶性杂质一起除去,滤液经冰水降温,使PbCl2(s)+2Cl-(aq)⇌(aq)平衡左移,已知:①PbCl2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则得到PbCl2沉淀,经过滤分离得到PbCl2固体,往PbCl2固体中加稀硫酸,促使PbCl2转化为硫酸铅(PbSO4),据此回答; (1)已知“浸取”过程中盐酸与MnO2、PbS发生反应生成PbCl2和S,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锰作氧化剂,硫化铅为还原剂,化学方程式为MnO2+PbS+4HCl=PbCl2+MnCl2+S+2H2O;由信息知,PbCl2难溶于冷水,故反应过程中容易覆盖在方铅矿表面,减慢反应速率,加入NaCl,则增大c(Cl-),有利于PbC12(s)+2Cl-(aq)⇌ (aq)平衡右移,将PbCl2(s)转化为 ; (2) 杂质铁离子必须除去,通常转变为氢氧化铁沉淀加以除去,故“调pH”的目的是直接使Fe3+沉淀成Fe(OH)3而除去; (3)“沉降”环节是使铅元素以PbC12析出,已知PbCl2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故冰水降温,可降低PbCl2溶解度,又可使PbCl2(s)+2Cl-(aq)⇌(aq)朝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左移; (4) “转化”环节是往PbCl2固体中加稀硫酸,已知③Ksp(PbSO4)=1.08×l0-8,Ksp(PbCl2)=1.6×l0-5,由于硫酸铅的生成,c(Pb2+)降低,促使PbCl2不断地溶解,最终PbCl2转化为硫酸铅(PbSO4),同时生成盐酸,从整个流程可见,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盐酸; (5)a. Ksp(PbCl2)与温度有关,与盐酸的浓度无关,故a错误; b.x、y两点对应的溶液中c(Cl-)不相等,则不相等,故b正确; c.当盐酸浓度大于1mol⋅L−1时,溶液的c(Cl−)增大,Pb2+与Cl−生成PbCl2沉淀,溶液中c(Pb2+)减小,故c错误; 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C时,三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HCOOH

CH3COOH

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

1.77×10-4

1.75×10-5

1.76×10-5

 

 

(1)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l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_   

a.通入少量HCl气体    b.加入少量冰醋酸  c.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d.加入少量水

(2)常温下,0.lmol•L-1NH3·H2O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

a.c(OH-) b. c. c(H+c(OH-) d.

(3)同浓度的①HCOONaCH3COONaCH3COONH4NH4Cl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4)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HCOOH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V2,则V1________V2(”)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3CO(g)3H2(g)(CH3)2O(g)CO2(g)达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假定过程中不发生其他反应)。温度为T时,向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CO0.4 mol H2,反应达平衡时测得CO2物质的量为0.1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图中压强p1>p2

B.压强为p2时,图中Q点所示条件下v()<v()

C.温度为T时,若向体积为1 L的恒压容器中充入0.4 mol CO0.4 mol H2,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75%

D.温度为T时,若向原容器中充入0.1 mol CO0.2 mol(CH3)2O0.2 mol CO2,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04

 

查看答案

已知邻苯二甲酸(H2A)Kal=1.1×10-3Ka2=3.9×10-6    常温下,用0.l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mL0.l0mol•L-1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A)溶液,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的混合溶液中:c(K+)>c(HA-)>c(Na+)>c(A2-)

B.b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A2-)+c(H2A)

C.c点的混合溶液中:c(OH-)-c(H+)=c(HA-)+2c(H2A)

D.a点到c点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NaCl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B

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样品已变质

C

KI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紫红色

Cl-的还原性强于I-

D

常温下,测得0.lmol•L-1NaA溶液的pH小于0.lmol•L-1NaB溶液的pH

酸性:HA>HB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压强对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曲线a对应的压强大于b

B.根据图乙,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适量CuO,调节pH=4,过滤

C.图丙表示0.l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l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D.图丁中曲线I表示反应2SO2+O2SO3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