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题组用废旧铁壳无汞碱性锌锰电池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材料
,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碱性锌锰电池的工作原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配平方程式),其中的电解质溶液是
溶液。滤液
中主要溶质的电子式为______。
(2)已知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与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还原产物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溶渣”工序中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可将
价锰的化合物全部还原成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调铁”工序的目的是调整滤液中铁离子的总浓度,使其中金属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与产品的化学式
相符合。
①写出“调铁”工序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若“测定滤液成分”结果为
,
,滤液体积为
,“调铁”工序中,需加入的铁粉质量为________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用含
、
的代数式表示)。
(5)在“氧化”工序中,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把
氧化为
;生产过程中发现实际消耗双氧水的量大于理论值,其可能原因除温度外,主要是________。
(6)从滤液
中还可分离出一种氮肥,该氮肥的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呋喃甲酸俗称糠酸,广泛应用于塑料工业、食品行业、涂料、医药、香料等。用呋喃甲醛制备呋喃甲酸和副产品呋喃甲醇的原理为:

反应1:
+NaOH![]()
△H<0
反应2:
+HCl![]()
+HCl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上图装置制备呋喃甲酸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乙醚(
)沸点34.6℃,其蒸气有毒,可使人失去知觉。
②主要试剂相关物理性质如下:
试剂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呋喃甲醛 | 96 | 1.16 |
| 161.7 |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
呋喃甲醇 | 98 | 1.13 |
| 171.0 | 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
呋喃甲酸 | 112 | - | 129.5 | 231.0 | 微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易溶于乙醇、乙醚。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温回流”时需控制反应温度8~12℃,应采取的控温方式是________,三颈烧瓶中所加入的
溶液应如何预处理________,滴加呋喃甲醛时需________。
(2)在“控温回流”时充分搅拌才能获得较高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
(3)“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操作2”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4)“蒸馏”时,用下图________(填字母标号)装置更好,与另一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5)呋喃甲酸粗品精制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最终得到精产品9.86g,呋喃甲酸的产率为________。
室温下,分别向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HX、HY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Ba(OH)2溶液(Ba2+与X-、Y-均不反应)。已知pOH水
水(OH-),
水(OH-)为反应后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浓度。pOH水与滴加Ba(OH)2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室温下,Ka(HX)>Ka(HY)
B.Q点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X-)=2c(Ba2+)
C.T点溶液中阴离子浓度之和大于M点
D.室温下,水解常数Kh(Y-)=6.7×10-8
某小组采用电渗析法从含
和
的废水中回收
和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
B.
处进稀氨水,
处流出浓
溶液
C.阴极区总反应式为
↑
D.每放出
(标准状况)
时,能回收![]()
某小组探究Na2S溶液与KMnO4溶液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序号 | Ⅰ | Ⅱ |
实验过程 | 滴加6滴(约0.3mL)0.01mol/LNa2S溶液
| 滴加6滴(约0.3mL)0.01mol/L酸性KMnO4溶液(H2SO4酸化至pH=0)
|
实验现象 | 紫色变浅(pH<1),生成棕褐色沉淀(MnO2) | 溶液呈淡黄色(pH≈8),生成浅粉色沉淀(MnS) |
资料:ⅰ.
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2+,在近中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O2。
ⅱ.单质硫可溶于硫化钠溶液,溶液呈淡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实验可知,Na2S被氧化
B.取少量实验Ⅰ所得溶液进行实验,检测到有
,不能说明S2-被
氧化为![]()
C.实验Ⅰ中生成棕褐色沉淀,说明酸性条件下S2-能将
还原为MnO2
D.实验Ⅱ得到浅粉色沉淀,是由于S2-将新生成的
还原为Mn2+并迅速与其结合所致
已知
、
、
是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
、
、
、
分别是由
、
、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且
与
分子中均含有10个电子。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
与
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极性键
C.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且均具有高熔点、高沸点、硬度大的性质
D.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