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时,向容积为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
,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
反应时间/min |
|
|
0 | 0.30 | 0.60 |
20 | 0.10 |
|
30 |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
,则反应的![]()
B.反应在
内的平均速率为![]()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平衡体系中同时通入
,达到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达到平衡时
转化率大于![]()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实验。

实验Ⅰ:将
转化为![]()
查阅资料:
已知:①
的化学性质与
相似
②![]()
实验Ⅱ:将
转化为![]()
实验方案 | 现象 |
向 | 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
查阅资料:
(棕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
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取
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与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产生
的原因:![]()
用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作电源模拟消除工业酸性废水中的
的过程(将
还原为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B.装置中电子的流动路线是c电极→惰性电极→金属铁电极→d电极
C.装置工作过程中消耗
,理论上可消除![]()
D.将
处理后的废水比原工业废水的pH小
凯库勒提出了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为四价,而且可以互相结合成碳链的思想,为现代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础。1865年发表“论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论文,第一次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理论。这一理论极大地促进了芳香族化学的发展和有机化学工业的进步。有关下列几种有机物叙述正确的是

A.a、d互为同分异构体,b、c互为同系物
B.a和d的二氯代物均有3种,一氯代物均有1种
C.4种有机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a和b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和d中所有原子都不可能共平面
镓
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工业制备镓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酸性:![]()
B.
和
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当
通入
和
溶液中,
和
同时沉淀出来
D.
和
均可与
反应生成![]()
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
,生成有毒的氯气。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生成
氯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
含有的电子数为28NA
C.
溶液中含有的次氯酸根离子数为0.2NA
D.将分子总数为NA的
和
的混合气体置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