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新型非氯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水处理。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如图所示,A为氯气发生装置。装置A、B、C、D中存在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生成高铁酸钾(K2Fe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此外Cl2还可能与过量的KOH反应。
(2)探究K2FeO4的性质
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I | 取少量溶液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
方案II | 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
i.由方案I中溶液变红可知溶液a中含有____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存在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氧化了Cl2,因为K2FeO4,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请写出K2FeO4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2_____FeO42- (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FeO4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恰好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若在制备装置C中加入Fe(OH)3的质量为14.0g,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K2FeO4固体19.3g,则K2FeO4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
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2)为尽量少引入杂质,从易拉罐溶解至生成Al(OH)3,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常温下KW=1.0×10-14 ,Al(OH)3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20。则Al(OH)3+H2O⇌[Al(OH)4]-+H+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
(4)天然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明矾作混凝剂,水的净化和软化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5)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覆明矾的工艺有关,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喷洒Zn(C2H5)2的方法,其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用反应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及防止酸性腐蚀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时,向120 mL 0.005 mol·L-1 CaCl2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25℃时,Ksp(CaCO3)=3.36×10-9,忽略CO32-水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Ca2+开始形成沉淀,溶液中c(Ca2+)=c(CO32-)
B.b点对应的溶液中Ca2+已完全沉淀,且存在关系:c(Na+)+c(H+)=c(Cl-)+c(OH-)
C.在滴加Na2CO3溶液的过程中,混合溶液的pH先减小后增大
D.右图可以说明CaCO3在溶液中存在过饱和现象
短周期元素X、Y 、Z、M、N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五个不同的族,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N为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氦原子相同;自然界中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最多;Z、M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N>Y>Z>M>X
B.Y、Z、M三种元素都能与X元素形成含有非极性健的化合物
C.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强碱
D.X与Y、Z、M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沸点逐渐升高
CuCl是应用广泛的有机合成催化剂,可从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中制取。

已知:CuCl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Cl(s)+2Cl-(aq)⇌[CuCl3]2-(aq)(无色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浸取”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CuFeS2+4CuCl2=4CuCl+FeCl2+2S
B.浸取所得到的FeCl2溶液,可用来腐蚀覆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C.加水有利于CuCl(s) +2Cl-(aq)⇌[CuCl3]2-(aq)平衡逆向移动,析出CuCl,Cl-浓度增大
D.为提高产率和纯度,可采用乙醇洗涤、真空干燥
苯乙酮常温下为无色晶体或浅黄色油状液体,是山楂、含羞草、紫丁香等香精的调合原料,并广泛用于皂用香精和烟草香精中,可由苯经下述反应制备:
+(CH3CO)2O(乙酸酐)
+CH3COOH,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苯所含的化学单键数目为12NA
B.0.1 mol乙酸酐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5.4NA
C.气态苯乙酮的密度是气态乙酸密度的2倍
D.1L 2 mol·L-1 CH3COOH溶液与足量钠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