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Y与Z同主族。X与Y、Z与W均可形成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且Z与W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 > Z > Y > X
B.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Y > Z > W
C.元素Z和W均存在两种以上的含氧酸
D.元素Z和W在自然界中均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网络趣味图片“一脸辛酸”,是在人脸上重复画满了辛酸的键线式结构。下列有关辛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辛酸的同分异构体中能水解生成乙醇的酯类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
B.辛酸的同分异构体(CH3)3CCH(CH3)CH2COOH的名称为2,2,3-三甲基戊酸
C.辛酸和油酸(C17H33COOH)都是一元羧酸,故二者属于同系物
D.1mol辛酸与足量的Na反应产生11.2L H2
2L甲醛气体与xL的氧气混合点燃,反应后氧气无剩余,生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aL(气体体积均在120°C,101kPa时测定),并将此aL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碱石灰后,测得剩余气体的体积为bL。若a-b=3.5,则x的值为
A.2 B.4 C.1.75 D.3.5
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 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个
①容器内温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⑥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同时生成2n mol A
A.4 B.5 C.6 D.7
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无催化剂时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无催化剂时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 500℃、101kPa下,将1molSO2(g)和0.5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g)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ΔH=-2a kJ·mol-l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 ΔH=E1-E2,使用催化剂改变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
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污水净化、海水淡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在高温下工作
B.该电池工作时,中间室中的Cl-移向右室
C.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2NO3-+ 6H2O + 10e-═ N2 ↑+ 12OH-
D.若有机废水中有机物用C6H12O6表示,每消耗1 mol C6H12O6 转移4 mol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