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添加酒精 C.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D...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添加酒精

C.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D.过滤

 

A 【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A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故B错误; C.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C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太空站的能量转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系统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水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能

C.水电解系统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背日面时氧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查看答案

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10 mL 2%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H2O

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HCl溶液

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NaOH溶液

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 MnO2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状态不同的0.1 g MnO2分别加入盛有50 mL等浓度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2状态

触摸试管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时间

粉末状

很烫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 min

块状

微热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30 min

 

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该反应是____反应(放热吸热”)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有关。

3)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氨气是生产化肥、硝酸等的重要原料,合成塔中每生产lmolNH3,放出46.2kJ热量。

工业上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断裂1molNN键需要能量__kJ

 

查看答案

在玻璃生产中,熔炉里原料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Na2CO3+CaCO3+3SiO22Na2SiO3+CaSiO3+3CO2

(1)某反应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它属于______晶体。

(2)上述反应里所涉及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3)碳和硅属于同族元素,该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价层电子表示式为________

(4)写一个能比较碳元素和氧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5)CO2的电子式为_______

(6)反应物Na2CO3CaCO3均能制备二氧化碳,但是往往不是都能使用稀硫酸,请说明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

(1)1800K时,2Fe(s)+3/2O2(g)=Fe2O3(s)    ∆H= -354.2kJ/mol;

3Fe(s)+2O2(g)=Fe3O4(s)    ∆H= -550.9kJ/mol

则反应:2Fe3O4(s)+1/2O2(g) === 3Fe2O3(s)∆H =_____ kJ·mol−1,四氧化三铁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反应生成Fe2O3_____(不能”)自发进行。

(2)2018年是合成氨工业先驱哈伯(P•Haber)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N2H2生成NH3的反应为:1/2N2(g)+3/2H2(g) NH3(g) H(298K)= - 46.2KJ•mol-1,Fe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如下(*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N2(g)→2N*;H2(g)→2H*;

表面反应:N*+ H* NH*;NH*+ H* NH2*;NH2* + H*NH3*

脱附:NH3* NH3(g)

其中, N2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 请回答:

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的条件有__________

A.低温    B.高温    C.低压    D.高压  E.催化剂

实际生产中,常用Fe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K,压强3.0 ×105Pa,原料中N2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8。

分析说明原料气中N2过量的两个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合成氨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

A.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HS都小于零

B.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N2H2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C.基于NH3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可将其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D.分离空气可得N2,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可得H2,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安全事故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