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在1800K时,2Fe(s)+3/2O2(g)=Fe2O3(s) ∆H= ...

(1)1800K时,2Fe(s)+3/2O2(g)=Fe2O3(s)    ∆H= -354.2kJ/mol;

3Fe(s)+2O2(g)=Fe3O4(s)    ∆H= -550.9kJ/mol

则反应:2Fe3O4(s)+1/2O2(g) === 3Fe2O3(s)∆H =_____ kJ·mol−1,四氧化三铁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反应生成Fe2O3_____(不能”)自发进行。

(2)2018年是合成氨工业先驱哈伯(P•Haber)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N2H2生成NH3的反应为:1/2N2(g)+3/2H2(g) NH3(g) H(298K)= - 46.2KJ•mol-1,Fe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如下(*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N2(g)→2N*;H2(g)→2H*;

表面反应:N*+ H* NH*;NH*+ H* NH2*;NH2* + H*NH3*

脱附:NH3* NH3(g)

其中, N2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 请回答:

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的条件有__________

A.低温    B.高温    C.低压    D.高压  E.催化剂

实际生产中,常用Fe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K,压强3.0 ×105Pa,原料中N2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8。

分析说明原料气中N2过量的两个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合成氨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

A.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HS都小于零

B.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N2H2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C.基于NH3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可将其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D.分离空气可得N2,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可得H2,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安全事故发

 

+39.2 不能 AD 原料气中N2相对易得,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H2的转化率 N2在Fe催化剂上的吸附是决速步骤,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整体反应速率 ACD 【解析】 (1)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H;依据∆H—T∆S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2)①合成氨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②加过量氮气,平衡正向移动;N2在Fe催化剂上的吸附是决速步骤; ③A、合成氨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B、恒压条件充入少量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 C、不断将氨气液化,生成物浓度降低; D、CH4、CO等易燃易爆气体,可能会与催化剂反应。 (1)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由盖斯定律①×3—②×2得2Fe3O4(s)+1/2O2(g) === 3Fe2O3(s),则∆H=(-354.2kJ/mol)×3—(-550.9kJ/mol)×2=+39.2 kJ/mol;因该反应∆H>0,∆S<0,则∆H—T∆S>0,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为+39.2;不能; (2)①合成氨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低温和高压,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故答案为AD; ②加过量氮气,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H2的转化率以及氨气的产率;根据题干“N2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可知,N2在Fe催化剂上的吸附是决速步骤,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整体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原料气中N2相对易得,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H2的转化率;N2在Fe催化剂上的吸附是决速步骤,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整体反应速率; ③A、合成氨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下∆H<0,∆S<0,正确; B、恒压条件充入少量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错误; C、不断将氨气液化,生成物浓度降低,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正确; D、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制得的H2,由于含有CH4、CO等易燃易爆气体,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此外CH4、CO可能会与催化剂反应,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所以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正确; 故选ACD,故答案为A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增大压强

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ΔH>0

 

查看答案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恒容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

20

25

30

35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 10-3mol·L-1

2.4

3.4

4.8

6.8

9.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低温下可以自发进行

B. 当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C. 恒温条件下,向容器中再充入2mol NH3和1molCO2,平衡向左移动,平衡后,NH3的浓度减小

D. 1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2.05×10-9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方案①用于分离I2NH4Cl固体

B.方案②用于比较CuSO4MnO2的催化活性

C.方案③用于测定中和热

D.方案④用于比较醋酸和硼酸的酸性强弱

 

查看答案

在铁粉和过量2mol/L的稀H2SO4反应中,下列各措施能加快的速率,但又不影响H2的总量的是(   

A.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 B.2mol/L的稀硫酸改成98%的浓硫酸

C.将铁粉改为铁片 D.加热

 

查看答案

在一体积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N2H2,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的量/ mol

时间/min

n(N2)

n(H2)

n(NH3)

0

1.0

1.2

0

2

0.9

 

 

4

 

0.75

 

6

 

 

0.3

 

 

A. 02 min内,NH3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ˉ1·minˉ1

B. 2 min时, H2的物质的量0.3 mol

C. 4 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

D. 46 min内,容器内气体分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