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和
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两条曲线中,Y是表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B.前10min内,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C.在25min时,反应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了的浓度
D.a、b、c、d四个点中,有a、b、d点的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v(a)>v(c)、v(b)>v(d)
C.平衡常数:K(a)>K(c)、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
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CO与20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则A、B两点时容器内总气体的物质的量,n(A):n(B)=4:5
B.若A、C两点都表示已达到的平衡状态,则从反应开始至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tC
C.设B、C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B、KC,则KB<KC
D.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情况下,采取降温、减压或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均可提高CO的转化率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表示 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 + 2B(g)
3C(g) + 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硫酸溶液至过量时,溶液的导电性即电流强度(I)随加入硫酸溶液的量(m)的变化曲线
D.表示某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t0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正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是一种化工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沸点为142.4℃,密度比水小。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醚(其它装置均略去),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3CH2CH2CH2OH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
实验过程如下:在容积为100mL的三颈烧瓶中将5mL浓硫酸、14.8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混合均匀,再加热回流一段时间,收集到粗产品,精制得到正丁醚.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粗产品时,液体试剂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冷凝水应从__________口出去(填“a”或“b”).
(3)为保证反应温度恒定在135℃,装置C中所盛液体必须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
(4)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反应混合液会变黑,写出用NaOH溶液吸收有毒尾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5)得到的正丁醚粗产品依次用8mL 50%的硫酸、10mL水萃取洗涤.该步骤中需要的属于硅酸盐材质的实验仪器是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该仪器使用前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分离出的有机层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过滤后再进行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精制得到正丁醚.
(7)本实验最终得到6.50g正丁醚,则正丁醚的产率是_________.
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一定条件下,反应为放热反应:
①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
②根据下表数据,计算生成1mol 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kJ;
化学键 | |||
断开1mol键所吸收的能量 | 436kJ | 946kJ | 391kJ |
③一定温度下,将3mol 和1mol
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5min达到平衡,测得
,则0至5min时
______,达到平衡时
的转化率为______。
(2)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①和b用导线连接,Cu极为原电池______极
填“正”或“负”
,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Al极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溶液中
移向______。
填“Cu”或“Al”极
溶液pH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当负极金属溶解
时,______
电子通过导线。
②不将a、b连接,请问如何加快Al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