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①Fe+H2SO4(稀)=FeSO4+H2↑ ②Cu+2H2SO4(浓)C...

已知:①Fe+H2SO4()=FeSO4+H2

Cu+2H2SO4()CuSO4+2H2O+SO2↑  

KClO3+6HCl()=KCl+3Cl2↑+3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反应①转移3 mol电子时,消耗H2SO4的质量是______g,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________L

2)反应②中________作氧化剂,________是氧化产物。

3)当反应②中生成11.2 L SO2气体(标准状况下)时,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4)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②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化学方程式上标出)__________

5)反应③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147 33.6 H2SO4(浓); CuSO4 0.5 mol 5:1 【解析】 (1)反应①中1mol Fe参与反应,消耗稀硫酸1mol,电子转移2mol。 (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Cu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S从+6价降低到+4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反应②中,生成1mol SO2气体,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1mol; (4)反应②中S从+6价降低到+4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u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5)反应③中Cl从+5价降低到0价,从-1价升高到0价,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1)当反应①转移3 mol电子时,消耗H2SO4的的物质的量为1.5mol,质量为1.5mol×98g/mol=147g;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1.5mol×22.4L/mol=33.6L; (2)反应②中S从+6价降低到+4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硫酸为氧化剂,Cu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u为还原剂,得到的产物CuSO4为氧化产物; (3)当反应②中生成11.2 L (即0.5mol)SO2气体时,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0.5mol; (4)反应②中S从+6价降低到+4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u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因此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5)反应③中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5: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0 mol·L-1NaOH溶液480 mL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该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2)配制步骤:计算,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____g;固体溶解。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冷却、转移、洗涤。转移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________,摇匀。将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并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及浓度。

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且偏高的是________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4)若实验过程中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

5)取用任意体积的1.00mol·L-1NaOH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OH-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查看答案

.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食盐常含有少量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Ca(OH)2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

1)欲除去溶液Ⅰ中的Ca2+Mg2+SO42-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________(只填化学式)。

2)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所需用到的仪器主要有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玻璃棒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加盐酸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份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Fe3+H+Mg2+CO32-OH-HCO3-Cl-SO42-等离子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②取2mL溶液,先加足量稀硝酸酸化,有气体产生,再加氯化钡溶液进行检验,没有明显现象;

4)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上述操作后,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对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何进行实验以进一步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分液、洗气。根据需求填下列装置的序号并填上操作名称:

1)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___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

2)用澄清石灰水吸收O2中混有的少量杂质CO2,选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分离饱和氯化钾溶液与碳酸钙的混合物,选___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

4)分离酒精(沸点为78.1℃)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选___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

2Fe2++Br2=2Fe3++2Br-;②2Br-+Cl2=Br2+2Cl-;③2Fe3++2I-=2Fe2++I2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②中当有1mol Cl2被还原时,有2molBr-被氧化

B.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Fe3+>I2

D.Fe2+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③中被氧化,说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

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16H10Z2XO4-===2X25Z28H2O

2A2B2===2A3+2B

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判断错误的是    

A. 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B. 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

D. X2XO4-的还原产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