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常温下用0.1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

常温下用0.1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 • L-1的CH3COOH(Ka=1.75×10-5)溶液和HCN (Ka=4.9×10-10)溶液所得滴定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I和曲线Ⅱ分别代表的是CH3COOH和HCN

B. 点③和点⑤所示溶液中:c(CN) = c(CH3COO)

C.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c(CH3COO)-c(CN) =c(HCN)-c(CH3COOH)

D. 在点②和③之间(不包括端点)存在以下关系:c(Na+)>c(A)>c(H+)>c(OH)(A代表溶液中的酸根离子)

 

C 【解析】 A.CH3COOH酸性强,浓度相等时溶液的pH小,则曲线I和曲线Ⅱ分别代表的是HCN和CH3COOH,故A错误;B.点③中pH=7,则c(OH-)=c(H+),则点③中c(Na+)=c(CH3COO-),点⑤中pH=7,则c(OH-)=c(H+),则点⑤中c(Na+)=c(CN),但③中Na+浓度大于⑤中Na+浓度,即c(CN-)<c(CH3COO-),故B错误;C.点①的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为c(HCN)+c(CN-)=c(Na+),点②所示溶液中的物料守恒为c(CH3COOH)+c(CH3COO-)=c(Na+),二者中钠离子浓度相同,则c(HCN)+c(CN-)=c(CH3COOH)+c(CH3COO-),即c(CH3COO-)-c(CN-)=c(HCN)-c(CH3COOH),故C正确;D.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c(CH3COO-)=c(Na+)+c(H+),在点②所示溶液中,c(OH-)<c(H+),则c(CH3COO-)>c(Na+),在③中c(OH-)=c(H+),c(CH3COO-)=c(Na+),所以在点②和③之间(不包括端点)存在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CH3COO-)>c(Na+)>c(H+)>c(OH-),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下列关于有机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的含氧官能团是酯基和羟基

B. 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且含苯环,则Y的结构有8种

C. 1molX与足量Na完全反应生成11.2LH2

D. X的分子式为C7H6O3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A和D同主族,B和C相邻,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无机含氧酸中的最强酸。E与B可组成化合物E3B2,且该物质遇水发生水解反应。已知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以制备E3B2,装置①用于制备B单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与B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简单离子半径B<E

B. ④⑥中依次盛装的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碱石灰

C. D元素形成的单质与A2C不反应

D. 实验结束后,取⑤中的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可以产生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查看答案

我国对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4Na+3CO22Na2CO3+C,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产生的碳酸钠固体储存于碳纳米管中)。关于该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当转移1 mol电子时负极质量减轻23 g

B. 充电时,Na从阳极向阴极移动

C.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3CO2+4Na+4e=2Na2CO3+C

D. 可以用乙醇代替TEGDME作有机溶剂

 

查看答案

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A

B. 标准状况下,1.12 L 1H2和0.2 g 2H2均含有0.1NA个质子

C.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F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相等

D. 将0.1 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的个数为0.1NA

 

查看答案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正确的有(     )个

选项

乙、     丙、    丁、   戊

弱电解质

次氯酸、一水合氨、水、醋酸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

基本营养物质

油脂、蛋白质、纤维素、无机盐

腐蚀品

盐酸、浓硫酸、烧碱、硝酸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硬铝、生铁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五氧化二磷

 

 

A. 2    B. 3    C. 4    D. 5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