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钒液流电池充电时间短,续航能力强,其充放电原理为VO2++V3++H2OVO
+V2++2H+。以此电池为电源,用石墨电极电解Na2SO3溶液,可得到NaOH 和H2SO4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全钒液流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O2++2H++e-===VO2++H2O
B. 图中a电极为阴极,N物质是H2
C. 全钒液流电池充电时,V3+被氧化为VO2+
D. 电解时,b电极的反应式为SO32-+H2O-2e-=== SO42-+2H+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0~40 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 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30 min时降低温度,40 min时升高温度
D. 30 min时减小压强,40 min时升高温度
探究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编号 | 温度 | 催化剂用量(g) | 酸性KMnO4溶液 | H2C2O4溶液 | KMnO4溶液褪色平均时间 min | ||
体积(mL) | 浓度mol·L-1 | 体积(mL) | 浓度 mol·L-1 | ||||
1 | 25 | 0.5 | 4 | 0.1 | 8 | 0.2 | 12.7 |
2 | 80 | 0.5 | 4 | 0.1 | 8 | 0.2 | a |
3 | 25 | 0.5 | 4 | 0.01 | 8 | 0.2 | 6.7 |
4 | 25 | 0 | 4 | 0.01 | 8 | 0.2 | b |
A. a<12.7,b>6.7
B. 用KMnO4表示该反应速率,v(实验3)<v(实验1)
C. 用H2C2O4表示该反应速率,v(实验1)约为7.87×10-5 mol·L-1·min-1
D. 可通过比较收集相同体积CO2所消耗的时间来判断反应速率快慢
根据下列各图曲线表征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图1表示常温下向体积为10 mL 0.1 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CH3COOH溶液后溶液的pH变化曲线,则b点处有:c(CH3COOH)+c(H+)=c(OH-)
B. 图2表示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NH4Cl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其中Ⅰ表示盐酸,Ⅱ表示NH4Cl溶液,且溶液导电性:b>c>a
C. 图3表示的是Al3+与OH-反应时含铝微粒浓度变化曲线,图中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Al3+
D. 由图4得出若除去Fe2(SO4)3溶液中的Cu2+,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Fe2O3,调节溶液的pH 至4左右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根据NaHCO3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HCO3、NH4Cl都小的性质,运用CO2+NH3+H2O+NaCl=NaHCO3↓+NH4Cl的反应原理制备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
B. 把纯碱及第Ⅲ步得到的晶体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得发酵粉
C. 纯碱可广泛地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中
D. 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氧化铅( PbO)是黄色固体。实验室用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制备CO,其原理为H2C2O4 CO↑+CO2↑H2O。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CO还原氧化铅并检验氧化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CO通入银氨溶液产生黑色银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②③⑤⑥中的试剂依次为氢氧化钠溶液、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
B. 实验时,先点燃①处酒精灯,等装置⑥中有明显现象且有连续气泡后再点燃④处酒精灯
C. 实验完毕时,先熄灭①处酒精灯,再熄灭④处酒精灯
D. 尾气处理装置可选用盛NaOH 溶液的洗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