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H2S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 Fe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H2S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 Fe3++H2S=Fe2++S↓+2 H+

B. 5.6g Fe与200mL2.0mol/L HNO3溶液充分反应:3Fe + 2NO3 + 8H+ = 3Fe2+ + 2NO↑ + 4H2O

C. 往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Al3+完全沉淀: A13++2SO42-+2Ba2++3OH-=A1(0H)3↓+2BaSO4

D. 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后溶液变浑浊: 2Na++CO32-+CO2+H2O=2NaHCO3

 

D 【解析】 A. 硫化氢具有还原性,铁离子具有氧化性; B. 5.6 g Fe与200 mL2.0 mol/LHNO3溶液充分反应生成Fe3+; C. 往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Al3+完全沉淀时,明矾与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 碳酸钠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A、硫化氢具有还原性,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因此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H2S=2Fe2++S↓+2H+,离子反应需遵循电荷守恒,故A项错误; B. 5.6 g Fe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被强氧化性的硝酸氧化为铁离子,根据电子转移数相等可知需要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200mL2.0mol/L HNO3溶液的HNO3物质的量为0.2 L×2.0 mol/L = 0.4 mol,即硝酸与铁反应时,硝酸过量,产物应为Fe3+,故B项错误; C. 假设KAl(SO4)2为2 mol,溶液中含有2 mol Al3+,4 mol SO42-,当Al3+恰好全部沉淀时,需要3mol Ba(OH)2,即加入3 mol Ba2+,6 mol OH-,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3++3SO42-+3Ba2++6OH- ═ 2Al(OH)3↓+3BaSO4↓,故C项错误; D. 碳酸钠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碳酸氢钠会结晶析出,即2Na++CO32-+CO2+H2O=2NaHCO3↓,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可用于消毒和漂白,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对比实验①和②,②中蓝色迅速褪去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ClO+H+ ===HClO

B. 实验③中产生的气体是Cl2,由HClO分解得到:2HClO===Cl2↑+H2O

C. 对比实验②和③,溶液的pH可能会影响ClO 的氧化性或Cl 的还原性

D. 加酸可以提高“84”消毒液的漂白效果,但需要调控合适的pH才能安全使用

 

查看答案

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其中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W与Z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B. 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且熔沸点高

C. RY2和WY2通入Ba(NO3)2溶液中均不产生白色沉淀

D. RY2和X2Y2均具有漂白性,均能使品红试液褪色

 

查看答案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30 g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6NA

B. 0.1 mol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 0.1 mol Sr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8NA

D.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

a、b、c的结构如图所示:(a) (b)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 b的二氯代物有三种

C. a、b、c三种物质均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D. 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B. “喷泉”实验

C. 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D. 探究SO2的还原性和漂白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