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CO、CO2是含碳元素的常见气体,也是参与碳循环的重要物质。 (1)利用煤化工中...

CO、CO2是含碳元素的常见气体,也是参与碳循环的重要物质。

(1)利用煤化工中产生的CO和H2可制取甲醇,反应为CO(g)+2H2(g)CH3OH(g)。实验室中,在1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合成实验。将1molCO和2molH2通入容器中,分别恒温在300℃和500℃反应,每隔一段时间测得容器内CH3OH的物质的量(单位:mol)如下表所示: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300℃

0.40

0.60

0.75

0.84

0.90

0.90

500℃

0.60

0.75

0.78

0.80

0.80

0.80

 

 

①300℃和500℃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300℃_________K500℃(填“>”、“=”或“<”)。

②在一定条件下,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B.2v(H2)=v(CH3OH)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O的同时生成2nmolH2

③300℃时,前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_________mol/(L·min)。

④下列措施能够增大此反应中CO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充入CO气体B.升高温度

C.使用优质催化剂D.往容器中再充入1molCO和2molH2

⑤500℃时,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60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CH3OH气体和H2各0.4mol,反应将向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进行。再次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L2/mol2

(2)二氧化碳催化加氢也可合成甲醇:CO2(g)+3H2(g)CH3OH(g)+H2O(g)△H。在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和2.75molH2,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实验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正反应的△H______0(填“>”、“<”或“=”,下同)。

②M、N两点时化学反应速率:v(N)______v(M)。

(3)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不变的某密闭容器中加入amolCO2和bmolH2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欲使整个反应过程中CO2的体积分数为恒定值,则a与b的大小关系式是_________

(4)以TiO2/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当乙酸的生成速率主要取决于温度时,其影响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C 0.08 D 正反应方向 25 < < a=b 300℃~400℃ 【解析】 (1)①根据热效应分析平衡常数,若为放热反应,则其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若为吸热反应,则其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据此分析作答。 ②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 ③由表可知10 min内,甲醇的浓度变化为0.40 mol/L,根据 = 先计算v(CH3OH),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H2); ④根据CO的转化率公式 = 100%,则需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或减小CO起始的物质的量,据此分析作答; ⑤500 ℃时,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60 min时已达到平衡,CH3OH的物质的量为0.8 mol,体积为1L,则其浓度为0.8 mol/L,则结合反应列出三段式得, 反应 CO(g)+2H2(g) CH3OH(g) 起始(mol/L)1   2   0  转化(mol/L)0.8  1.6   0.8   平衡(mol/L)0.2 0.4    0.8  根据K=将数值带入计算K值,当加入新物质后,根据浓度商Qc与K值的关系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温度不变,其K值不变,据此分析作答。 (2)①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H3OH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结合图可知,P1>P2,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作答; (3)设转化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则CO2的体积分数为 = ,据此讨论; (4)根据图示可知,乙酸的生成速率在300℃后逐渐增大,据此分析。 (1)①由表可知反应进行到50 min时,各物质的浓度均保持不变,则反应均达平衡状态,此时300℃和500℃甲醇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90 mol/L和0.80 mol/L,说明升高温度,不利于生成甲醇,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K300℃> K500℃, 故答案为:>; ②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 A. 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质量是守恒的保持不变,但只要反应向正向移动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在减小,则当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了,证明已达到平衡,故A项正确; B.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H2)正 = 2v(CH3OH)逆,才能说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所以2v(H2)正 = v(CH3OH)逆,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项错误; C. 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证明达到了平衡,故C项正确; D.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2n mol H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平衡,故D项错误。 故选AC; ③由表可知10 min内,甲醇的浓度变化为0.40mol/L,所以v(CH3OH)= = =0.04 mol/(L•min),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所以v(H2)= 2 v(CH3OH)=2×0.04 mol/(L•min)= 0.08 mol/(L•min). 故答案为:0.08 mol/(L•min); ④A. 充入CO气体,平衡虽然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起始CO的物质的量增多,最终导致其转化率减小,故A项错误; B. 因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故B项错误; C.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故C项错误; D. 往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相当于给反应体系加压,因反应为气体体积分数减小的方向,所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⑤500 ℃时,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60 min时已达到平衡,CH3OH的物质的量为0.8 mol,体积为1L,则其浓度为0.8 mol/L,则结合反应列出三段式得, 反应 CO(g)+2H2(g) CH3OH(g) 起始(mol/L)1   2   0  转化(mol/L)0.8  1.6   0.8   平衡(mol/L)0.2 0.4    0.8  K= = = 25 L2/mol2,再向容器中充入CH3OH气体和H2各0.4 mol后,c(CH3OH) = 1.2 mol/L,c(H2) = 1.8 mol/L,c(CO) = 0.2 mol/L,其浓度商Qc = = L2/mol2K,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温度不变,再次达到平衡其K值不变,为25 L2/mol2, 故答案为:正反应方向;25; (2)①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H3OH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故答案为:<; ②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故压强P1>P2,又因为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也增大,所以 v(N) < v(M), 故答案为:<; (3)设转化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则CO2的体积分数为 = ,要使为恒定的值,则a与b的大小关系式为a=b, 故答案为:a=b; (4)由图2知,乙酸的生成速率在300℃后逐渐增大,催化剂已失去活性,则乙酸的生成速率主要取决于温度影响的范围:300∼400℃, 故答案为:300∼40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氨、尿素[CO(NH2)2]都是氮的重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已知:N2(g)3H2(g)2NH3(g)ΔH=-92kJ·mol-1

①取1molN2(g)3mol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___92.2kJ(”),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使用催化剂,该反应△H_____(变大”“变小不变”)

③已知:分别破坏1molN≡N键、1molHH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kJ436kJ,则破坏1molNH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kJ

(2)CO2NH3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CO(NH2)2]。已知:

.2NH3(g)+CO2(g)==NH2CO2NH4(s)H=﹣159.5kJ/mol

.NH2CO2NH4(s)==CO(NH2)2(s)+H2O(g)H+116.5kJ/mol

.H2O(l)==H2O(g)H+44.0kJ/mol

①写出CO2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学家正在研究尿素动力燃料电池。用这种电池直接去除城市废水中的尿素,既能产生净化的水,又能发电,尿素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电池中的负极为_____(”),甲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电池工作时,理论上每净化1mol尿素,消耗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约为_____L

 

查看答案

常温下,现有0.1mol•L1 NH4HCO3溶液,pH=7.8.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各微粒浓度占总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析可知,常温下Kb(NH3•H2O)Ka1(H2CO3)

B. 0.1 mol•L-1 NH4HCO3溶液中存在:c(NH3•H2O)=c(H2CO3)+c(CO32-)

C. 当溶液的pH=9时,溶液中存在:c(HCO3) c(NH4+)c(NH3•H2O)c(CO32-)

D. pH=7.8的上述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NH4+HCO3浓度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

中科院董绍俊课题组将二氧化锰和生物质置于一个由滤纸制成的折纸通道内形成电池(如下图所示),该电池可将可乐(pH=2.5)中的葡萄糖作为燃料获得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极为正极

B. 随着反应不断进行,负极区的pH不断增大

C. 消耗0.01mol葡萄糖,电路中转移0.02mol电子

D.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2+2H2O+2e=Mn2++4OH

 

查看答案

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Ca2+(aq)+

2OH-(a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

B. 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

C. 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则其中的Ca(OH)2的固体增多

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则其中的Ca(OH)2的固体增多

 

查看答案

电解NO制备NH4NO3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要补充物质M。下列有关分析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应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B. 补充的物质MNH3

C.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NO+5e+6H+NH4++H2O

D. 电路中通过5mol 电子时,理论上最多可处理22.4L NO气体(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