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 浓度 B. 温度 C. 催化剂 D. 固体质量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强电解质,后者是弱电解质的是
A. NaCl、BaSO4 B. HCl、NaHSO4 C. KNO3、CH3COOH D. NH3·H2O、H2SO4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
A. 反应进行的方向 B. 反应的快慢 C. 反应进行的限度 D. 反应物的颜色
2018年10月22日,中国科学家王中林院士获世界能源领域最高奖—被誉为“能源界诺贝尔奖”的埃尼奖(EniAward),以表彰他在纳米发电机和 海洋“蓝色能源”技术领域对世界能源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下列与海洋能一样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氢气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如下: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 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④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大”、“偏小”或“无影响”)。
(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
(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滴定次数 | 盐酸体积(mL) | 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00 | 18.10 |
2 | 20.00 | 0.00 | 16.30 |
3 | 20.00 | 0.00 | 16.22 |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5)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6)室温下,用0.1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mol/L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V(NaOH)小于20mL
C.V(NaOH) =20mL时,c( Cl- )=c(CH3COO- )
D.V(NaOH) =10mL时,醋酸溶液中:c( Na+ )> c(CH3COO-)> c( H+ )> c(OH-)
研究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I. 已知:①N2(g)+O2(g)=2NO(g) ΔH=+180.5 kJ·mol-1 ②CO的燃烧热△H=-283 kJ·mol-1。
(1)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主要污染物(NO和CO)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NO和2 molCO进行该反应,下列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用序号填空))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1 CO的同时生成2a mol NO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③混合气体中NO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II.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向甲、乙两个体积都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0 mol NO2和1.0 mol O3,分别在T1、T2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n(O2)随时间(t)变化情况见下表:
t/s | 0 | 3 | 6 | 12 | 24 | 36 |
甲容器(T1)n(O2)/mol | 0 | 0.36 | 0.60 | 0.80 | 0.80 | 0.80 |
乙容器(T2)n(O2)/mol | 0 | 0.30 | 0.50 | 0.70 | 0.85 | 0.85 |
(3)T1_____________T2(填>、<或=,下同),该反应ΔH______________0。
(4)甲容器中,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容器中NO2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将NO2(g)转化为N2O4(g),再以N2O4、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
(6)石墨I为__________极(选填正、负),Y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7)II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