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常温下,将1 mL pH=1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

(1)常温下,将1 mL pH=1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的溶液中c(H+)/c(OH-)=________

(2)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1NaOH溶液的pH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_。该温度________(高于低于”)25

(3)常温下,设pH=5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1;pH=5Al2(SO4)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2,则c1/c2________

(4)常温下,pH=13Ba(OH)2溶液a LpH=3H2SO4溶液b L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若所得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b________

若所得混合溶液pH=12,则ab________

(5)(2)所述温度下,将pH=aNaOH溶液VaLpH=b的硫酸Vb 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aVb________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则VaVb________

 

108 1×10-13 高于 10-4 1∶100 11∶90 1∶10 1∶9 【解析】 (1)1mL pH=1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c(H+)由0.1mol/L变为0.001mol/L,则稀释后溶液的pH=-lg0.001=3;(2)常温下,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为12,而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KW=0.01×10-11=1.0×10-13,温度高于25℃; (3)硫酸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硫酸铝溶液中的氢离子是水电离的,pH=5的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1==10-9mol/L,pH=5的Al2(SO4)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c2=10-5mol/L,则c1:c2=10-9mol/L:10-5mol/L=1:10000;(4)若所得混合溶液呈中性,则硫酸中的氢离子与氢氧化钡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即:aL×0.1mol/L=bL×0.001mol/L,解得a:b=1:100;若所得混合溶液pH=12,溶液显示碱性,碱过量,则: =0.01mol/L,解得a:b=11:90;(5)①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且a=12,b=2,因c(OH-)×Va=c(H+)×Vb,a=11,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b=2,则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则0.1×Va=0.01Vb,则Va:Vb=1:10;②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混合液中碱过量,该温度下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001mo/L,a=12,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b=2,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则c(OH-)==0.001mol/L,解得:Va:Vb=1:9。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其对应的水溶液碳酸是可乐饮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事实中,能证明碳酸是弱酸的是________.

A.碳酸不稳定,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B.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等浓度的碳酸溶液,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碳酸体积的2

C.相同条件下,碳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硫酸溶液

D.常温下,5.0×10-6mol/L的碳酸溶液pH值为6

(2)煤的燃烧也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其燃烧有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C(s)+O2(g)=CO2(g)   ΔH=Q1kJ/mol

途径II:先制水煤气:C(s)+H2O(g)=CO(g)+H2(g)   ΔH=Q2kJ/mol;再燃烧水煤气:CO(g)+1/2O2(g)=CO2(g)   ΔH=Q3kJ/mol;H2(g)+1/2O2(g)=H2O(g)   ΔH=Q4kJ/molQ1、Q2、Q3、Q4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c(H2CO3)=1.5×10-5 mol/L。

①向饱和碳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使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_________

A.HCl气体     B.NaOH固体    C.Na单质    D.苯酚钠溶液

②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K1=_______。(已知:10-5.6=2.5×10-6,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

常温下,部分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HF

HCN

H2CO3

电离常数

Ka=3.5×10-4

Ka=5.0×10-10

Ka1=4.3×10-7Ka2=5.6×10-11

 

 

(1)c (H+)相同的三种酸,其酸的浓度从大到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HCN酸的起始浓度为0.0lmol/L,平衡时c(H+)约为____________mol/L。若使此溶液中HCN的电离程度增大且c(H+)也增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中和等量的NaOH,消耗等pH的氢氟酸和硫酸的体积分别为aL、bL,则a______b (大于”、“小于等于”)。中和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氟酸和硫酸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n1n2,则n1_________n2 (大于”、“小于等于”)

(4)NaCN中通入少量的CO2,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I. 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C(g)

(1)若开始时放入1mol A1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 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 A3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3)若开始时放入xmol A、2mol B1mol C,到达平衡后,A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3amol,则x___mol,y___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大于2mol    ()等于2mol    ()小于2mol    ()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II.  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4)开始时放入1mol A1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bmol C,将b(1)小题的a进行比较,则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a<b   ()a>b   ()ab   ()不能比较ab的大小

 

查看答案

在一定温度下将3 mol CO22 mol H2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2(g)+H2(g) CO(g)+H2O(g)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2)已知在7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6,则该温度下反应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K2________,反应1/2CO2(g)+1/2H2(g) 1/2CO(g)+1/2H2O(g)的平衡常数K3________

(3)已知在1 0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1.0,则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吸热放热”)。

(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填编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c(CO2)=c(CO)

C.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5)1 000 ℃下,某时刻CO2的物质的量为2.0 mol,则此时v________v(“>”、“=”“<”)。该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向恒温、恒容(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一定量的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H= —197.74KJ.mol1,4min后达到平衡,这时c(SO2)=0.2mol.L1,且SO2O2的转化率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时再充入2mol SO2反应的△H保持不变。

B. O2表示4min内的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

C. 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 SO3,达到新平衡,n(SO2)n(O2)=21

D. 4min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